(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27,1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6,943例本土個案及25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7例死亡。
國內日前出現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案,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說明,確診BA.5的北部20多歲女性,她的父母也染疫,因病毒量過低,難以完成定序,但仍高度懷疑為BA.5群聚。
羅一鈞副組長說明,雖然這名北部20多歲女性個案的父母無法確認感染BA.5,父母皆不會列為BA.5本土個案名單,但從家庭群聚、流行病學角度分析,仍然可以高度懷疑為這是一起BA.5群聚。
7月22日起COVID-19疫苗第二次追加劑
實施對象擴大至50歲以上成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目前國際疫情仍持續嚴峻,社區亦陸續檢出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本土個案,為因應邊境逐步開放後,COVID-19新型變異株對於國內防疫可能之衝擊,經諮詢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ACIP)意見,參酌各國接種政策並綜合評估國內疫苗供應現況後,將自今(2022)年7月22日起,擴大提供50歲以上成人接種COVID-19疫苗第二次追加劑。
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國境邊境政策逐漸開放,為確保國內防疫安全,經ACIP專家書面審查,雖然目前健康年輕族群接種COVID-19疫苗第二次追加劑尚無實證研究支持,爰無法評估接種之益處與風險,惟基於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後所誘發之免疫保護力將隨確診日或疫苗接種日逐漸衰退,且國際疫情仍處於上升趨勢,經參考各國接種政策,開放50歲以上成人於第一次追加劑接種5個月(即150天)後,接種第二次追加劑,維持社區群體免疫。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國內疫苗庫存充足,符合接種間隔的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防治一網通」或地方政府衛生局公告,查詢鄰近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施打之疫苗廠牌及接種時間。指揮中心呼籲,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尚未完成基礎劑及追加劑接種的民眾應盡速施打,符合第二次追加劑開放對象可依自身風險及意願評估接種,並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及配合防疫/檢疫規範,以維護國內社區安全。
中央與各地方政府推動滿6個月至5歲嬰幼兒
莫德納疫苗接種作業 7/21起實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之莫德納 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預計於今(2022)年7月21日起實施,本次提供接種之疫苗包裝濃度為0.10 mg/mL,每劑接種0.25mL (含25 mcg mRNA),每瓶可提供10名嬰幼兒接種,與以往該廠牌包裝濃度(0.20 mg/mL)不同。
指揮中心說明,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於今年6月27日專家會議決議,「目前國內處於社區流行階段,建議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接種莫德納 COVID-19疫苗,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之風險,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接種兩劑基礎劑,兩劑間隔4-8週以上」。另,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2歲以下之嬰幼兒建議接種於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兒接種於非慣用手之上臂三角肌,經醫師評估後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今年截至7月18日止,累計103名兒童本土COVID-19重症病例(其中22例死亡),年齡中位數4歲,以3歲以下50例為多,其次7-12歲為28例。因此,為加速提升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免疫保護力,指揮中心將與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相關接種作業,請各地方政府妥為安排/指定具專業團隊之合約醫療院所,及擇定執行成效優良之院所設立接種站,以提供周全的接種服務。
指揮中心表示,提供接種服務之場地除考量家長上班時間,彈性於夜間或假日開設,應著重舒適、通風,及具適當動線、距離,同時防曬、防雨,等候時間不宜過長,以提供家長和幼兒安心之妥善接種環境;亦可視所轄量能,安排至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接種,提升可近性。
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依各縣市回報作業情形,合約醫療院所將陸續於7月21、22日提供接種,另計13縣市設立接種站將陸續於22、23日起開設,接種地點位於學校、活動中心、體育館、圖書館,民眾可至各縣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此外,指揮中心提醒,莫德納 COVID-19疫苗為首次於國內提供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接種,基於兒童及青少年於接種mRNA疫苗後可能的反應及罕見發生輕微之心肌炎及心包膜炎,請家長於接種前詳閱接種單位提供的接種須知,以瞭解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並於醫師評估後接種。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海報或須知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ucz02Kh3_q28Jena2Z3AoA),藉由家長關注子女接種後狀況,提醒就醫並瞭解接種後常見不適。
指揮中心同時呼籲,由於幼兒,尤其嬰幼兒尚未能表達自身感受,請家長於接種後持續留意,常見副作用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其中發燒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 48 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活動力持續不佳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另接種疫苗後 28 天內若發生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 " 顫動 ")、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亦務必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台灣7/20最新確診數字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6,943例本土病例,為12,577例男性、14,350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614例)、臺中市(3,415例)、桃園市(3,004例)、臺北市(2,751例)、高雄市(2,703例)、臺南市(1,979例)、彰化縣(1,236例)、屏東縣(833例)、苗栗縣(761例)、新竹縣(756例)、雲林縣(681例)、宜蘭縣(665例)、新竹市(643例)、花蓮縣(536例)、嘉義縣(519例)、南投縣(428例)、基隆市(411例)、臺東縣(352例)、嘉義市(295例)、金門縣(185例)、澎湖縣(141例)、連江縣(35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4例具慢性病史、37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3日至7月18日,詳如附件。
7月20日新增死亡COVID-19確診個案表 超連結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5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0例男性、10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8例)、英國(3例)、土耳其及越南(各2例)、新加坡、泰國、香港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23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1日至7月19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33萬7076例確診,分別為17,389例境外移入、4,319,63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31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0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879例、臺北市984例、臺中市799例、高雄市754例、桃園市632例、臺南市624例、彰化縣476例、屏東縣344例、雲林縣243例、南投縣236例、基隆市198例、嘉義縣及苗栗縣各171例、宜蘭縣167例、花蓮縣144例、嘉義市133例、新竹縣130例、臺東縣113例、新竹市79例、澎湖縣15例、金門縣1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