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台灣科技業陷景氣陰霾 學者:台積電「將成產業鏈最後一道防線」
(台灣英文新聞/財經組 綜合報導)全球需求減緩衝擊10月外銷訂單連2黑,經濟部預期11月接單減幅擴大,恐落在14.5%至17.6%衰退範圍,全年度要保住正成長,11、12月平均接單需549億美元;經部坦言,景氣影響未見趨緩,今年外銷訂單成長或衰退,目前機率各半。
經濟部統計處昨(21日) 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554億美元、年減6.3%,不僅連2黑,也是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衰退,對於11月展望,統計處預估接單金額介於540億至560億美元,年減幅度擴大到14.5%至17.6%之間。
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目前支撐台灣外銷訂單表現的正向因素,有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雲端資料中心等新興應用及數位轉型商機持續、歐美年終採購旺季及農曆春節備貨需求等。
不過全球黑天鵝陰霾仍在,她表示,全球升息對經濟影響有遲滯效應,通膨影響何時到頂尚難預估;俄、烏兩國和談勢必有助全球經濟,但目前尚無跡象,何時發生更屬未知;此外,只要疫情反覆,中國就會持續清零政策,勢必影響國內生產消費,進而衝擊全球供應鏈。
黃于玲坦言,全球通膨與升息、俄烏戰爭、中國清零政策等3大變數對全球衝擊大,目前看來「未見趨緩」。
經濟部預估,今年全年外銷訂單表現成長或衰退,機會將各半。若全年接單金額要維持正成長,11、12月平均金額需達549億美元,因此11月表現將是關鍵。
統計處調查廠商對11月外銷訂單接單看法,其中受調查廠商中預期成長的家數占12.8%,持平者54.4%,減少者為32.9%;接單金額計算動向指數為48.4,亦即廠商預期11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比10月減少。
另外,美國近期加強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力道。黃于玲說明,在10月調查中,並未接獲廠商反映訂單有受此影響,她認為禁令效應並不會馬上顯現,仍需長期觀察,至於對外銷訂單的表現是否有利,目前市場的解讀也相當不一。
中央社報導,通膨升息衝擊需求抑制接單動能,經濟部21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為554億美元,年減率為6.3%,創下109年2月、疫情爆發以來最大減幅,主要接單貨品中,僅剩電子產品一支獨秀,維持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10月外銷訂單為554億美元,雖寫歷年同月次高,但較去年同期衰退6.3%;前10月接單5644.7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4%。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10月雖有國際品牌智慧手機新品效應、新興科技應用、數位化與雲端資料處理等支撐,但因全球通膨與升息衝擊終端需求、客戶持續調整庫存、高基期等因素,導致接單衰退。
觀察主要貨品,電子產品10月接單金額188.6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9.6%,寫連33紅紀錄,但卻是主要接單貨品中,唯一維持正成長。
黃于玲分析,電子產品受惠於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以及年底備貨等正向因素挹注,加上台灣晶圓代工的先進製程、產業聚落完整等優勢,帶動半導體製造封測動能,讓接單得以維持正成長。
至於資通訊產品10月訂單金額為184.5億美元,雖創歷年同月次高,但年減0.3%,再度由紅翻黑。
黃于玲分析,受到全球升息與通膨、終端需求弱,庫存調整等衝擊,不過手機新品效應、數位轉型需求等支撐,在正負相抵之下,資通訊產品呈現微幅衰退。
傳統貨品表現方面,黃于玲指出,因業者對設備投資意願轉趨保守,且部分產品價格低於去年同月,讓塑橡膠製品、基本金屬、化學品及機械分別年減達38.3%、35.6%、31%及25.3%。
分析各主要接單地區,僅美國、歐洲接單維持正成長,分別年增1.2%、4.3%;東協接單年減0.7%,結束連28紅的紀錄;中國及香港則年減26.7%,已連7黑。
黃于玲分析,台灣、東協都是以出口導向經濟體,難免會受全球景氣衝擊,消費品等終端需求疲弱影響,加上去年同期有疫後經濟反彈的高基期因素,使東協結束連28個月的正成長。
台灣10月外銷訂單年減6.3%•創疫情爆發2年半新低 電子產品獨撐大局
台灣科技業陷景氣陰霾 學者:台積電「將成產業鏈最後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