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科技組 綜合報導)針對台灣之星員工勾結犯罪者,轉售門號給中國詐騙集團使用,NCC決議開罰台灣之星新台幣1600萬元,台灣之星聲明表示,「深感不公」,被不肖業者利用,已超出可控範圍,將提出行政訴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2日) 決議,對台灣之星「矽谷數位企業社」、「矽霖行銷企業社」、「楷矽行銷企業社」、「蝦扯蛋企業社」、「協義行銷企業社」、「龍谷行銷企業社」及「波希數位行銷企業社」、「龍谷數位有限公司」8家企業客戶,申辦2.4萬門門號,部分轉給中國詐騙集團使用,因未依核准營運計畫落實身分查核,違反電信管理法第37條第1項(以下簡稱電管法)規定,合計裁處罰鍰1600萬元,創下電信裁罰單一案件累積最高金額。
台灣之星2日發布聲明表示,對主管機關以未確定事實重罰「深感不公」,將會提出行政訴訟。
台灣之星表示,在疫情擴散期間,提供電商專案以滿足國內電商企業客戶申裝門號的需求,產品設計當時已為防範門號被不當使用,將語音發話及簡訊發送功能預設關閉,實已盡最大努力將電信門號被利用於電信詐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但最後被不肖業者利用,將門號運送至中國,這已超出台灣之星可控制範圍。
台灣之星表示,NCC於2日記者會中,不斷強調台灣之星員工與不法業者有勾串情事,但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台灣之星不曾接獲檢調機關通知員工涉入不法之事,台灣之星完全不知情,直至收到NCC來函才得知,目前此案檢調單位仍在調查中,只能靜待司法調查結果。
台灣之星認為,NCC以未確定事實加重處罰,有失公允,無法認同與接受,將於收到NCC正式函文後,提出行政訴訟。
根據中央社,NCC 2日表示,台灣之星的8家企業客戶申辦2.4萬個門號,其中部分轉售中國詐騙集團犯罪使用,台灣之星蔡姓員工跟犯罪者勾結,教導規避公司控管機制,加重裁處,共開罰台灣之星新台幣1600萬元,要求1個月內提改正報告,創下電信裁罰單一案件累積最高金額。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此案源自1月31日報導指出羅男、張男與林男,以多間企業名義向電信業者申辦大量門號,並轉售給中國犯罪集團作為虛設帳戶使用,2月NCC啟動行政調查,也接到新北、高雄地方檢察署的起訴書與相關事證。
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台灣之星企業客戶矽谷數位企業社、矽霖行銷企業社、楷矽行銷企業社、蝦扯蛋企業社、協義行銷企業社、龍谷行銷企業社、波希數位行銷企業社、龍谷數位有限公司共8家,申辦2.4萬門門號,部分轉給中國詐騙集團使用,關務署資料顯示,分成47次出口SIM卡到中國。
翁柏宗表示,審酌案情,其中4家企業客戶的案件,涉及台灣之星蔡姓員工勾結羅男,利用職務熟稔門號申辦業務,教羅男大量取得電信門號並規避公司風險控管機制,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內控明顯失靈,因此4案各開罰250萬元,另外4案各開罰150萬元,共1600萬元,創下NCC開罰電信業者單一案件累計裁罰最高金額。
蔡姓員工7月離職,媒體關注電信業是否還有員工勾結詐騙集團案件,翁柏宗並未直接回應,只說目前台灣之星還有4案調查中。
NCC強調,為遏止用戶號碼或電信服務淪為詐騙工具,NCC已在6月16日頒布「電信事業受理申辦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指引」,強化電信事業受理用戶申辦門號時應落實KYC(Know your customer)風險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