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知微 綜合報導)中國是蘋果 (Apple)最大市場,1/5營收來自中國,但據傳官方已下令,中央政府官員不得使用iPhone等外國品牌手機,消息若屬實,恐為美中緊張再添薪柴。
路透引述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中央機構官員這幾周接到上級指示,不得將蘋果或其他外國品牌的手機用於公務,或帶進辦公室,但並不清楚禁令範圍多廣,報導也未提及蘋果以外的品牌名稱。
蘋果及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皆未回覆路透詢問。
蘋果下周就要舉行新品發表大會,預料iPhone 15將會亮相。在美中關係動盪之際,此時傳出這項措施,在中國營運的外資企業可能會有所擔憂。
十年來,中國致力降低對外國科技的依賴,要求銀行等國營企業改用中國本土軟體,同時加大扶植國內晶片製造的力道。
此一倡議於2020年加速推動,習近平當年推出了「雙循環」戰略,在資訊安全的顧慮下,旨在降低對外國市場與科技的仰賴,擴大內需,提升創新能力,同時保持對外開放。今年5月,中國官方更呼籲國營企業扮演帶動科技自給自足的重要角色。
在競逐科技強權之路上,美方持續與盟友合作,阻止中國取得關鍵技術設備,晶片製造業尤然。北京也以牙還牙,對美國波音、美光等公司祭出出口限令。如今禁iPhone的舉措,似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擊美國對手機製造商華為、短影音平台TikTok等施加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