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英文新聞 / 生活組綜合報導)除了知名的「海洋音樂祭」,貢寮還有「水田候鳥季」。秋過境與冬候鳥的先遣部隊鷹斑鷸、高蹺鴴,以及國慶日前後報到的灰面鵟鷹等遷徙鳥類,已陸續抵達田寮洋地區來補給營養,當地農民也已提早將收割後的水稻田翻田蓄水,營造湛水泥灘地,迎接 10 月開始的水田候鳥季。
新北市農業局指出,貢寮田寮洋地理位置是候鳥遷移路線重要的中繼站。依據全世界最大的鳥類紀錄資料庫 eBird 平台,截至今年 9 月底,田寮洋紀錄到的鳥種數已高達 355 種,主要源自於當地多元的棲地類型,提供各種鳥類利用。
如會利用埤塘的小水鴨、琵嘴鴨;草澤中常見的褐頭鷦鶯、紅尾伯勞;覓食於水稻田及田埂的小環頸鴴、東方黃鶺鴒;天空中飛翔的黑鳶、魚鷹;次生林裡鳴叫的五色鳥、小彎嘴畫眉等。有國慶鳥之稱的灰面鵟鷹,在田寮洋也看得到,豐富生態使田寮洋成為台灣重要賞鳥勝地。
灰面鵟鷹屬春秋過境鳥,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台灣位於其遷徙的重要路線上,因在國慶日前後過境,故又有國慶鳥的美稱,田寮洋10月也可發現它的蹤跡。
近年新北市農業局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透過國土生態綠網支持田寮洋的水鳥棲地保育,每年提早在 10 月上旬完成 10 公頃水田翻犁、維持低水位的湛水濕地樣態。農業局輔導瑞芳地區農會協助農民轉作友善耕作,並推出田寮洋「信鳥到站」品牌,而照顧水鳥棲地一整年的水稻田,也成為品牌第一支友善商品「羽豐米」,期望透過農民的照顧,讓休憩於此的水鳥,離開時能羽翼豐滿。
欲購買一等好米「信鳥到站」羽豐米等熱銷友善農產,或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可洽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官網或臉書粉絲頁。
貢寮田寮洋地理位置是候鳥遷移路線重要的中繼站,圖為高蹺鴴(圖/新北農業局/人禾基金會)
貢寮田寮洋地理位置是候鳥遷移路線重要的中繼站,圖為鷹斑鷸(圖/新北農業局/人禾基金會)
新北市為讓遠道而來的遷徙鳥類有棲地可用,支持田寮洋的水鳥棲地保育,每年提早在10月上旬完成10公頃水田翻犁。(圖/新北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