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在世界各地引發各種抗爭與支持活動,近日更延燒中國社群媒體,支持以色列有權進行報復的與支持巴勒斯坦方、反猶太觀點陣營展開激烈辯論。中國媒體人指出,反猶太仇恨發言可以說是在政府審查人員的指導下自發的行為。
自哈瑪斯7日發動攻擊、以國舉國展開報復行動以來,許多中國人密切關注中東局勢的發展,並逐漸在中國社群平台微博產生意見分歧,相關討論經常登上熱搜。
儘管許多發文同情以色列遭到哈瑪斯襲擊一日逾1400人死亡,然而隨著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展開報復行動,越來越多網民對以色列的報復行動提出質疑與批評。與此同時,更極端的反猶太觀點也漸漸增加。CNN報導指出,中國嚴格的網路審查顯然允許這樣的觀點在網路上成長氾濫。
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公使瓦克斯(Yuval Waks)表示,中國國內「相當反以色列,在很多情況下是反猶太的。」他表示,「我們擔心這會造成一種有毒的氛圍,使得身在中國的以色列人與猶太人面臨危險,並且是嚴重的危險。」
美國之音19日報導,在以巴發生衝突後,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開始在微博發布相關消息爭取支持,然而適得其反,中國網民在評論中攻擊猶太國家、為哈瑪斯喝彩,甚至歌頌希特勒為英雄,並將用戶頭換成中間帶有納粹標誌的以色列國旗。
(圖/截自微博)
中國數字時代雜誌編輯Eric Liu向美國之音表示,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近來收到更多評論,包括相當直接的仇恨、帶有反猶太主義的內容,大使館可能已經主動屏蔽了。
Eric Liu認為,這些反猶太言論在網上活躍,表明中國當局對這些言論很放心。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但隨著中國在貿易、科技與外交方面尋求發揮更大作用,中國也深化了與以色列的關係。
他指出這些極端的言論「更像是一種受輿論影響的聲音」,「大多數參與者都是仇恨他人的慣犯。但它們是自發的,或著說,是在政府審查人員的指導下自發的。」
在中國,也發生以國外交人員遇襲事件。以色列時報報導,一名以色列外交人員家屬13日下午在北京一間超市門口遇襲,一名持刀53歲外籍商人揮刀行刺,受害人送醫狀況穩定,加害者犯案動機仍在調查中。
哈馬斯前領袖馬夏艾(Khaled Meshaal )將10月13日定為「全球憤怒日」(day of rage),號召全球穆斯林反擊以國在加薩的軍事行動,以色列駐北京外交人員家屬遇刺事件發生於同一天,也令人聯想是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