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云「柴米油鹽醬醋茶」為開門七件事,可見自古「茶」就是日常生活重要的必需品。古人似乎未經確切的實驗證明,即直覺地認為喝茶有益健康,因而發展出數千年的茶文化;也因此,「茶」理所當然的至今仍被列為所謂的「開門七件事」之一。【註1】
根據古籍《韻會》的記載:「茶,茗也;本作荼,今作茶。」又《爾雅釋草》:「荼,苦菜。」也就是說,最初人們只把茶當作諸多「苦菜」(即有苦味的食用植物)之一;待喝茶的風氣大開之後,才單獨的把「茶」從眾「苦菜」中單獨抽離出來。因此,在台語【註2】中,「茶」與「荼」的讀音非常相近--「茶」讀音「tê,即ㄉㄝˇ」;而「荼」讀音「tô·,即ㄉㄛˇ」。
由於茶文化源遠流長,久而久之,「茶」已經變成「飲料」的同義詞。例如在台語中,喝「茶」經常是指喝「白開水」。一些非茶飲料也被冠以「茶」名,例如「冬瓜茶」(台語音:tang-koe-tê,此處 t =ㄉ,k =ㄍ)、「菊花茶」(台語音:kiok-hoe-tê,此處k =ㄍ, t =ㄉ)等。
從西元前2世紀(漢朝時期)到西元15世紀中葉,東西方的絲路貿易除了主要貨物絲綢之外,茶也是當時貿易的貨品之一;不過當時茶在西方世界似乎並不曾被廣泛接受。之後,一直到17世紀初,茶由荷蘭商人經由海路輸往歐洲之後,才在西方世界逐漸普及。
當時的荷蘭商社「東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在台灣南部設有據點;因此隨著茶貨運往歐洲,「茶」的台語「tê,即ㄉㄝˇ」也自然而然的傳往歐洲。目前歐洲許多語言的「茶」字都是由台語的「tê」衍生出來的,例如:
英語--tea
法語--thé
德語--Tee
西班牙語--té
義大利語--tè
匈牙利語--tea
瑞典語--te
丹麥語--te
挪威語--te
荷蘭語--thee
芬蘭語--tee
捷克語--té 或 thé
等等。
在19世紀中英兩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人在殖民地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省(Assam)發現了一種茶的另類品種;經過品種改良之後,成功的在阿薩姆地區大量栽種。阿薩姆茶具有獨特的麥芽風味,經英國人的大力推廣外銷,逐漸風行全世界。
鴉片戰爭清廷戰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之後,香港歸英國管轄,阿薩姆茶也隨之進入香港。在粵語中,「Assam」(阿薩姆)的發音恰好跟「阿三」(a-sam)相同,因此香港人暱稱印度人為「印度阿三」。
當時英國殖民政府雇用許多印度旁遮普(Punjab)地區的錫克教徒(Sikhs)在香港工作。這些錫克教徒經常在頭上纏繞一條紅色的頭巾,因此香港人又稱他們為「紅頭阿三」。
無獨有偶,台語的「Assam」(阿薩姆)發音恰好也是「阿三」(a-sam),所以在台灣有些人也稱印度人為「印度阿三」(Ìn-tōˑ-a-sam,此處 t =ㄉ)。
「阿三」(a-sam)這個詞的出現純粹是粵語及台語的發音與「Assam」(阿薩姆)本來的發音巧合所致,因此並無任何貶意。
【註1】雖然古人言之鑿鑿,認定喝茶大大有益健康,但根據《維基百科》(英文版) 的記載,從21世紀初開始的臨床研究,發現並無可靠的科學證據顯示茶對治病和養生有任何可察覺的效用--除了可以「提神」,因為茶含有咖啡因。
無論是紅茶還是綠茶,唯一含量稍豐的營養成分是礦物質「錳」。「錳」是人體必需的「膳食礦物質」(dietary mineral) 之一,常見於人體的骨骼、肝臟、腎臟、胰臟等器官裡。然而過量錳的攝取,對人體會產生神經毒性(neurotoxicity)反應。
【註2】廣義的「台語」主要包括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各族語。本文中所謂的「台語」則是指目前在台灣通行的源於閩南語的一種語言。不過在實際上,目前的「台語」與當初的閩南語之間已經有明顯的差異;也就是說,目前的「台語」已經不等同於「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