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超過50年,美國終於再次有太空船登錄在月球南極,然而卻因為人為失誤讓校準系統未能正常運作,導致降落時「姿勢不對」,嚴重限制其使用太陽能的效率,如今團隊正與時間賽跑,試圖在電池完全耗盡前取得最多的科學數據。
這次登陸月球的太空船是由美國民間航太科技公司直覺機器(Intuitive Machines)建造的「奧德修斯」號(Odysseus),雖然美國太空總署(NASA)支付了1.18億美元供其進行研發建造,這仍是首度由民間企業實現登月目標。
圖為「奧德修斯」號(Odysseus)太空船 (路透/Intuitive Machines提供)
然而,上週四(22日)登陸時,由於導航出現失誤,最後奧德修斯登陸時角度錯誤,使其主要動力來源的太陽能板無法與太陽光線對齊,讓其充電效率不佳,加上歪掉時同時撞到了兩根聯絡天線,團隊也難以進行有效操作。
「直覺機器公司」指出,這起意外完全是由人為操作失誤所造成,負責控制飛行與降落的團隊未能在發射之前手動移除一處安全裝置,導致雷射定位的系統無法正常啟動,團隊因而必須在很趕的時間內隨機應變,以確保飛行器不會撞毀。
最後雖然奧德修斯成功降落在南極一處隕石坑內,角度卻歪了約12度,不過並未進一步說明這個「歪了12度」,究竟是因為降落在一處斜坡而非平地上,導致歪了12度,還是與原定角度相比歪了12度。
公司內部人士接受《路透社》訪問時透露,這起意外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公司在發射之前為了節省時間與成本跳過了測試雷射定位系統這個重要步驟所致,而無法自動定位降落也造成人為操作時,奧德修斯不慎「絆到了」6個起落架的其中一個,才讓它歪了一邊。
降落失敗讓「直覺機器公司」上周的股價一度跳水,不過在公司宣稱機器仍能與團隊建立聯繫,且仍在持續回傳數據資料與圖片後,昨(27)日股價在收盤時約漲了7%。
根據原定計畫,奧德修斯的任務應長達7至10天,而因為無法有效充電,本來預估27日早上就會完全沒電而停擺,不過團隊指出,目前看來應該還能再撐上10至20個小時,甚至在降落區太陽下山前都可持續運作,勉強完成總計達「6天」的研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