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於美西時間3月10日於洛杉磯舉行,導演江松長執導的《金門》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前5強,這是台灣影視作品自2001年李安《臥虎藏龍》獲得最佳外語片後,再次創下入圍佳績。
文化部駐洛杉磯台灣書院3月8日特別為入圍團隊舉辦記者見面會,由《金門》導演江松長、CNEX公司董事長蔣顯斌、執行長陳玲珍及製作團隊闡述作品創作過程與入圍感想,現場並邀請台灣曾獲得2019年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的馬萬鈞博士,以及台灣首位擔任奧斯卡科學技術獎評審的吳采頤委員共同與談。
導演江松長說,此次入圍名單評審均為紀錄片同業的電影工作者,能進入最後5強是對自己在這行業努力的最大肯定。拍攝本片希望能得到國際對台灣的認識,也對倡導和平有所助益,就如收到來自古巴、韓國的觀眾回應寫道,「雖然不是他們的歷史,但透過鏡頭可以完全理解」。
《金門》為首部入圍奧斯卡的台灣紀錄短片,圖為導演江松長。(圖/文化部)
江松長告訴路透社,鑒於中國對台灣問題劍拔弩張,包括 2022 年在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台北後舉行的戰爭演習,他認為現在是重溫金門歷史的合適時機。
「我認為人們對台灣的興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濃厚,至少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是如此。我們肯定會利用這種興趣」,江松長表示,這裡的生活很正常。人們並不是坐在那裡焦慮不安,但在金門,情況就不同了。
《金門》由江松長執導,以導演第一人稱視角,呈現金門這座地處台灣及中國間的島嶼其特殊之處,透過遊客和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以及江松長父親曾在金門當兵的回憶,探討島上不安的和平,反思台灣、金門與中國間的關係及矛盾情感。影片於「紐約時報」Op-Docs平台播出,已突破32萬人次觀看,獲得許多國際觀眾迴響和共鳴。江松長也希望以《金門》做為起點,把台灣故事說給世界聽,並繼續往前走,讓更多人看到台灣。
《金門》線上看。(影/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