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公布 2024 年各國貿易障礙報告,點名台灣未能採認美國機動車輛標準,並關切台灣要求進口美豬須落實原產地標示及要求標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殘留容許量。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 (31)日回應表示,台灣並無要求標示萊劑殘留容許量,美方報告中也未提及此事。
美國貿易代表署依據美國貿易法,每年須向美國總統及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交貿易障礙報告,說明貿易國的重大貿易障礙,除台灣之外,報告內容涵蓋歐盟、日本、韓國及中國等近60個貿易對手。
中央社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昨天公布「2024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NTE),指出數個國家未能採認依照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FMVSS)打造的美國車輛(美規車),對美車設置技術性貿易障礙。
貿易代表署(USTR)未來一年將持續就此議題與外國政府和當局交涉,以確保美國出口的美規車能進入這些市場。被點名的國家包括哥倫比亞、埃及、寮國、摩洛哥、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和台灣。
根據報告內容,台灣2002年1月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時,採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1958年協議的汽車標準。2008年4月,台灣交通部發布法規,允許限量進口美規車,但上限數逐步降低。若干美國車商希望定期引入新款美製車型,來誘發消費者對自家品牌的興趣,但在台灣卻遭總量管控牽制。
此外,報告也持續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並對進口豬肉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規範等作法,「不正確地暗示美豬產品(包括萊克多巴胺豬肉)存在食安疑慮」。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日發布說明指出,各國政府為維護國民健康、安全等考量,都會實施若干貿易管理措施,至於這些措施的合理性,貿易對手國彼此間難免有不同的觀點。
經貿辦表示,針對各國就管理措施所提出的不同看法,台灣政府一向秉持善意與各國溝通,針對美方的意見,各主管機關均以專業的態度與美方討論,外界無需對此一報告賦予過多政治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