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時,針對此疫病究竟是否透過空氣傳播,專家意見不一,爭論不休,也影響了防疫措施。如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算正式為此類途徑定調,來日若再現疫情,方能避免延誤公衛危機應變。
路透報導,世衛 18 日公布指引,為所謂空氣傳播傳染性疾病重新定義,亦即病原主要藉由「在空氣中流動」或「在空中懸浮」傳播。這項指引是集結了全球 500 多名物理學家、公衛學家、工程師等專家之智慧。在過去,相關人士對此議題可是各執己見,難有共識。
對於疾病究竟是否經由空氣傳播,原本有著相當嚴格的論定標準,因一旦落入此分類,將不得不啟動高強度防控措施。連氣體顆粒大小如「飛沫」抑或「氣溶膠」(又稱氣膠、煙霧質),都必須爭個明白。但新的定義,則將疾病的暴露風險與嚴重程度納入考量,亦不再糾結於「尺寸」。
在 2020 年 COVID 肆虐之初,對於 WHO 謹守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過度保守原則,未能警告世人病毒在空中散布的風險,約 200 名氣膠科學家公開表示不滿。在公衛的世界,此類定義往往影響防疫之深度與廣度。正因如此,當時防疫過度強調勤洗手,卻忽略了通風的重要性。
WHO 首席科學家 Jeremy Farrar 舉愛滋(HIV)病毒與 B 型肝炎為例。從前並未意識到,這類透過血液感染的疾病,也可能因醫護人員未戴手套而染上。是以,從醫學生、護理師到醫師,抽血都很少戴手套。如今大概很難想像,從事這類醫療行為時,「裸著手進行」的情況。
一個詞彙牽涉的是一整套防疫守則。這,正是確認醫學術語之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