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自製超小型群聚衛星1號今(24)日成功發射,進入軌道後也成功與地面通信,未來將可藉此提高對朝鮮半島及周邊海域的偵查、監視。
韓聯社報導,超小型群聚衛星1號於今日上午韓國時間7點32分,於紐西蘭發射升空,並在上午11點57分左右,成功向位於大田的航空宇宙研究院基地台回傳情報。
超小型群聚衛星是為了增進對朝鮮半島及周邊海域的監視,迅速應對國家安保或災難等狀況,於2020年起由韓國科技學院(KAIST)人造衛星研究所,在南韓科技部與國家情報院的支持下,與國內多家宇宙企業一起開發,8年預計投入2200億韓元。
報導指出,超小型群聚衛星是以輕量化、低成本化、低耗電化為重點開發,預計可執行觀測任務3年以上,將可以在距離地球表面500公里的高空上,提供黑白鏡頭可辨識解析度達1公尺、彩色則達4公尺的影像。
在今日成功發射1號後,剩餘的10顆衛星也將投入同樣設計的量產計畫,以提升國防安全及加強災害防治。
南韓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計畫,2026年及2027年將分別發射5顆衛星,如此一來,自2027年下半年開始,將共有11顆衛星以群聚型態執行任務,每天可監測朝鮮半島3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