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擁有著便宜美味的飲食文化,外帶方便、不願浪費食物,再加外送平台的崛起,導致一次性的拋棄式餐具、餐盒數量大增。不過,若真的要在外帶的同時做環保,又該選擇怎樣的餐具呢?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據衛報報導,一般人認為環保的「可分解式」 (compostable)餐具可能並不是最好的外帶選擇。
永續專家指出,這些餐具可能是用玉米等植物做為原料製成,種植時不只會消耗大量的水、能源和殺蟲劑,還會佔用本來可用來提供人類或家畜食用的作物量。最糟的是,使用這種一次性餐具代表著「用食用性植物做成裝其他東西用的容器再將其拋棄」,這讓其甚至比他們要取代的紙類、塑膠容器更不環保。
除此之外,雖然號稱「可分解」,卻不代表可以把這些餐具丟在後院,就會自己消失不見。許多回收公司甚至拒收此類餐具,因其自然分解的效果並不好,而需仰賴較高階、一般人無法取得的工業設備加速分解過程。再加上這類餐具甚至不能被回收,有時候被丟進回收桶後,還是需仰賴傳統方式進行處理,也因此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即使長期被認為可回收的塑膠、紙類製品,也並非全都可再利用。以塑膠類來說,6號塑膠聚苯乙烯以及「可被筆戳穿」的軟塑膠,如吸管和塑膠標籤等,都是無法回收的類型。同樣的,內部貼有塑膠製隔油層、防水層的紙類容器因兩種材質難以分離,最後也是被直接拋棄,而非透過回收再利用。
在可回收的幾種中,如用於寶特瓶的1號塑膠(PET)及食品包裝用的2號塑膠(HDPE),對回收業者來說較有價值。5號塑膠(PP)因技術進步讓回收變得更容易,也開始具備回收價值。不過只要染上了顏色,如國外速食業、零售業常用、染為黑色的塑膠寶特瓶,就需要經由專業技術才可回收,也因此即使被丟進回收桶,最後也不會重製成其他產品。
近期深受台灣文化產業歡迎的紙類餐具,雖然質輕而在製造、運送過程中製造較少的碳排放,但只要其沾上了油污或是與塑膠等材質混雜,就變成難以回收的麻煩物品。不過好處是,像是披薩盒這類紙容器,只要自行移除沾上油污的部分,仍可以回收再製;而鋁製、已是回收廢料再製的容器,則要看製造過程中使用的能源才能斷定其是否環保。
最後,廢料減少顧問公司「零思考」(Think Zero)共同創辦人Currie-Halpern說,無庸置疑的是,使用可重複利用的餐具永遠是最好選擇。即使計入它們製造時可能使用更多的材料以維持其耐用性,或是清洗時耗費的水資源與能源,相較之下仍產生遠低於一次性餐具的碳排量及污染。即使是設計為一次性使用的餐具,都可能在使用上百次後才壞掉,這才是外帶文化中,最環保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