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下降,但電子煙使用率卻呈上升趨勢,國健署提醒,國中教育會考將於本週末登場,多數考生承受著巨大壓力,甚至出現暴飲暴食、抽菸、喝酒的行為等,呼籲家長多花時間和孩子相處、傾聽,並重視他們的感受,青少年也可向家長或學校尋求協助,以找尋合適的紓壓方法。
根據國民健康署歷年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由107年的2.8%下降至110年的2.2%;加熱菸使用率由107年的2.0%降到110年的0.8%;而電子煙使用率卻由107年的1.9%上升至110年的3.9%。
此外,依據國健署108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我國青少年第一次開始吸菸的原因,「好奇」、「別人吸跟著吸」及「紓解壓力」就佔了前三名。
國健署提醒,吸菸者常號稱吸菸可以舒解壓力、放鬆心情,但根據研究指出,吸菸者的壓力其實高於非吸菸者,持續吸菸者雖然靠著吸菸可暫時紓壓,但很快地就需要再度吸菸才能讓情緒回復正常,相對吸菸量反而增加,且菸品內的尼古丁不僅會令人成癮,更會增加壓力,加速傷害健康。
若有吸菸習慣的人,可能導致癌症、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肺部及免疫系統疾病,青少年時期就有吸菸習慣,除了導致多種疾病、影響社會心理發展外,因菸癮難以戒除,很可能一生都會持續吸菸行為,千萬別再相信吸菸能夠紓壓的說法。
國健署建議,除了重視孩子課業成績,也需多花時間和孩子相處、傾聽,並重視他們的感受,以免孩子尋求菸品等物質來紓壓及調適人際關係等。另外,家長及家中成員有吸菸者也應以身作則、帶頭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