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署長陳茂春今(15)日分享好消息,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宣導國家公園保育成果分別拍攝「岩/時」、「飛向蔚藍」生態紀錄片,雙雙榮獲「第57屆休士頓國際影展」之「金獎」殊榮,他並期望藉由拍攝紀錄片傳達保育工作的重要性,讓全世界關注臺灣這塊寶島。
陳茂春表示,「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擁有壯麗的玄武岩地景,且具「天然地質教室」的美譽,海管處為了讓大眾了解棲地保育的重要性,規劃從玄武岩的角度描述澎湖南方四島獨特的自然與人文地景,並委託楊守義導演歷時2年的時間拍攝「岩/時:澎湖南方四島玄武岩與豐盛生命」,記錄澎湖南方四島的四季,捕捉到西吉嶼著名的「藍洞」,海下壯麗的珊瑚及魚群,以及難得一見的燕鷗育雛畫面;並以動畫呈現先人勇渡黑水溝的艱辛,描述生命與岩石間的故事。
楊導演表示,透過本片拍攝感受到守護國家公園生態的重要性,期望讓更多人感受到澎湖南方四島之美。
陳茂春表示,「台江國家公園」位處於東亞澳候鳥遷徙路線要衝,區內鹽田、魚塭、紅樹林、海岸林、潟湖及河口沙地等,構成多樣豐饒的濕地生態,吸引候鳥來此度冬或繁殖,是鳥類覓食、棲息及繁殖的庇護天堂。台江處委託廖東坤導演歷時兩年多構思及拍攝「飛向蔚藍:台江鳥類生態影片」,拍攝中記錄到台江有高達400種野鳥,佔臺灣總數一半以上。而「飛向蔚藍」紀錄片在這次影展,還同時獲得美國全球電影競賽自然/環境/野生動物類「特優獎」,在在展現臺灣將國家公園人文及物種生態保育成果推展至國際舞台,讓全世界更加關注臺灣這塊寶島。
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透過有效的經營管理及保育措施維持國家公園特殊的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陳茂春期望藉由拍攝紀錄片傳達保育工作的重要性,透過這次榮獲國際影展肯定的機會,後續將廣為宣傳,共同守護珍貴的自然資產。
廖導演表示,「飛向蔚藍」紀錄片有兩層主要含意,一個是鳥類跨海飛行遷徙,另一個為鳥類在濕地翩然降臨的意象,並於拍攝過程中體認鳥類遷徙看似頗具詩意,實則危險艱難,如氣候變遷(乾旱、暴雨)對候鳥遷徙造成劇烈影響,我們僅能提供這些嬌客有更多、更優質的棲息環境,亦顯示棲地保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