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地球暖化加劇,癡呆、癲癇及憂鬱症神經系統疾病也將增加及惡化。
彭博社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組研究了酷暑與氣候變化,對包含癡呆、偏頭痛、中風等19種主要神經疾病,以及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影響。
研究組表示,雖然各種疾病受天氣影響的方式不同,但大部分都與發病率增加及惡化有關。例如,炎熱的天氣很可能引發腦中風,還有可能會導致睡眠不足,為誘發癲癇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組指出,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氣溫上升會對人體內的體溫調節產生影響,進而對神經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引起嚴重焦慮、憂鬱和輕生的念頭。
一篇2010年至2019年美國保險公司受理保險金的案例分析論文提到,在炎熱的日子裡,因心理健康問題而到急診室就診的患者也隨之增加。
領導此次研究的神經學研究所教授Sanjay Sisodiya表示,若要維持大腦正常運作,就必須在一個相對狹窄的溫度範圍內。
Sisodiya指出,若大腦患有疾病,大腦的體溫調節能力就會受到影響,若把一個會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至於異常高溫的天氣中,就可以看見天氣會使他們的神經系統疾病惡化。
研究環境對大腦影響的神經學家Burcin Ikiz表示,當氣溫升高,人類的大腦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可能會產生發炎反應(可引起發憂鬱症狀),或影響認知功能。
Ikiz指出,最令人擔心的是,到了2050年時,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不僅會激增,還會好發於40至50多歲時,而發70至80多歲,因我們的大腦將受到高溫、汙染等不同壓力的襲擊。
Ikiz呼籲,我們應停止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此外,我們也能為自己採取一些簡單的措施,例如在最炎熱的時段遠離太陽、關好窗戶,保持涼爽以及維持充分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