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咖啡連鎖店星巴克(Starbucks)近期銷售量下滑,股價大跌17%,但此情形卻不一定是受到美國經濟成長停滯影響。
據ABC報導,許多分析師認為,星巴克是觀察消費者支出波動的領頭羊。消費者支出占據美國經濟活動的近四分之三,因此該企業近期遇到的困境也不禁讓人好奇,是美國的經濟引擎停滯、星巴克出問題、還是有別的原因?
分析者認為,答案在兩者之間。
消費者對長年通貨膨脹與居高不下的借貸成本感到疲乏,且星巴克在COVID-19疫情後的經濟環境中舉步維艱,更是在2023年10月捲入以巴衝突風波。
去年10月,星巴克工會(Starbucks Workers United)在社群媒體X上以星巴克名稱、標誌發布挺巴勒斯坦言論。資方認為此貼文中的一張推土機摧毀加薩邊界的圖片,表示對哈瑪斯暴力行為的支持。貼文對公司形象造成嚴重影響,資方因此憤而對工會提告,表示此舉造成外界誤解,損害公司名譽,工會並不能代表公司立場。工會隨後刪文,再次以工會立場發文,批評資方利用人道危機醜化他們。
下圖為星巴克工會二次貼文:
金融分析師Nick Setyan認為,星巴克有史以來的形象都是「前衛、自由的」,與工會對抗顯然跟品牌特徵相衝突。
美國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金融學系教授Albert Wang表示,是消費者對昂貴咖啡的需求量降低,且公司本身的問題導致了此結果。
但據美國商務部(U.S. Commerce Department)報告稱,美國消費支出在今年與2023年相比有顯著降低,因此並非只有星巴克受此情況衝擊。美國速食業巨頭麥當勞(McDonald's)、肯德基(KFC)、披薩連鎖品牌必勝客(Pizza Hut)在今年年初的財報皆出現銷售量下降的情況。
衛報報導表示,據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統計,咖啡飲用量自1910年至1946年穩定成長,但1950年代後卻逐年下降。也許原因可歸咎在相較於30年前,現代人工作時間縮短、睡眠時間增加,導致咖啡因攝取已不再至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