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是全球最受喜愛的甜點之一,不過你知道嗎?從可可的種植、加工到產出,其實會對環境造成大量的汙染,製造每公斤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甚至能與某些肉類比擬,也因此,瑞士科學家與巧克力商正在研發一種新技術,能夠讓巧克力變得更健康、更永續。
一般來說,巧克力的製作方式分成數個階段。首先,必須將可可豆從成熟的可可豆筴中取出,並進行發酵和乾燥,接著還須經過烘焙、分離可可豆的可可粒及殼、研磨、提煉等多個步驟,才可以正式加入糖、可可脂或是香草、卵磷脂等其他原料,逐漸製造成我們所食用的巧克力。
而保護著可可豆的可可豆筴,在過去的程序中是會被視為廢料直接拋棄,不過科學家發現,可可豆筴富含果膠,若將其搗碎並轉化為一種帶有甜味及纖維的凝膠,並與可可的果汁混合,便可以取代原本巧克力中的蔗糖,完整善用整顆可可豆筴。
研究第一作者、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食品技術學家Kim Mishra解釋,可可的果實其實跟南瓜有點像,現在我們等於是只利用了南瓜子的部分,而其實整顆果實擁有更多從前未考量過的利用價值。
據《衛報》報導指出,雖然新方法比過去使用約少上6%的土地及水源,因為需要再經過一層極為耗能的乾燥流程,溫室氣體排放量反而會上升,不過若該能源來自太陽能板,抑或是直接透過曝曬進行乾燥,則可以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
另一方面,一直以來人們皆相信一旦將帶有濕度的物質混入可可當中,就會摧毀整個巧克力,新生產方式雖然打破了此一迷思,仍須注意整體比例的調配;Mishra指出,凝膠如果加太少,巧克力就不夠甜,反之若加太多,就無法進行有效加工,最重要的仍是平衡。
目前這種製作法仍處於實驗室階段,實際上大規模應用起來會如何發展仍不得而知。不過研究團隊表示,實驗室樣本的外型、口感與南美產的黑巧克力相似,只是甜味釋放得比蔗糖慢,且因為使用了可可果汁,反而能獲得更多水果香氣及酸度,可說是全新的口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