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傳出時下年輕人喜歡將「依托咪酯(Etomldate)」摻進電子煙,吸食後會如同喪屍般無法思考和控制身體,出現異常顫抖、抖動等異常行為,但我國卻僅將其視為麻醉藥物。對此,法務部表示,明(13)日將討論是否列管。
「依托咪酯」非法添加於電子煙 醫:門診出現因中毒、成癮的就診個案
「依托咪酯」為靜脈麻醉劑藥物,有鎮靜、止痛效果,通常用於手術前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給予患者麻醉,但有不肖業者動了歪腦筋,將其製成菸粉或菸油,並摻進電子煙,原本在外國夜店廣為流傳,但日前遭引進台灣,甚至打出「合法取代大麻」的口號販售,中國等國家已陸續列為毒品,但台灣卻無法可管。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2)日邀請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報告「如何有效防制毒品入侵校園及減少霸凌案件」。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柯志恩質詢時提到,台灣不允許販售電子煙,但民間仍有私下流通,甚至摻毒。
柯志恩指出,媒體引述民眾投訴,摻有「依托咪酯(Etomldate)」的電子煙入侵台灣,吸食者會變成如同喪屍般無法控制身體。「依托咪酯」在多國已被列為毒品,禁止吸食,試問究竟台灣何時列管?
法務部檢察司長郭永發表示,列為毒品有一定的流程,衛生福利部食藥署於今年5月將「依托咪酯」列為管制藥物,法務部將於明日召開會議,正式討論是否列為毒品納管。
另外,柯志恩質詢時要求在場教育部、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代表,是否可承諾反對大麻合法化。她指出,大麻濫用日益嚴重,「大麻查緝數量是10年前的18倍!」顯見國內市場甚大。高檢署一再示警2023年查獲量4年增近8倍!近日高檢署又表示2023年較2022年增加49.2%,但地檢署偵結大麻施用人數,2023比2022年僅增加25%,明顯不成比例,證明大麻黑數的確存在
柯志恩強調,新興毒品樣態百出,誘騙不知情者誤用嘗試(占 31.47%),且透過網路無論施用或販售的訊息滿天飛,大麻毒害校園早已是現在進行式,但教育部反毒預算遞減,宣導也流於形式,要求教育部必須和時間賽跑,正視毒品戕害青少年。
對此,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防制毒品須由學校、警政、社政、醫療單位共同合作,要感謝海關加強查緝,教育單位也會持續努力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