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的能手-屏東縣原住民文化資產特展」在屏東縣政府於屏菸1936文化基地舉辦,原民會曾主委15日出席開展茶會時表示,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為我國重要資產,原民會補助屏東原民館經費,致力推廣原住民族文化保存工作,希望以屏菸1936作為文化基地,深耕屏東原住民族文化,提升屏東在地原住民族文化典藏、研究與展示價值。
原民會表示,「藝的能手-屏東縣原住民文化資產特展」展示7位屏東縣原住民族傳統工藝技術保存者的生命故事,分別為琉璃珠qata技術保存者雷賜(Umas Zingerur)及江雅蕾(Ankil Kaumakan),琉璃珠為排灣族階層化社會象徵,穿戴琉璃珠服飾能彰顯貴族家族及表示個人階級地位。
排灣族陶壺技術保存者雷斌(Masegeseg Zingerur),陶壺的紋路精緻獨到,其中隱藏排灣族文化及生命傳說故事。魯凱族石板屋技術保存者-顏柱(Cemelresai Galange)、禹招補(Lagai Lagiliwngane)、邱金士(Auvinni Kadreseng)及杜冬振(Kuale Taugadhu),石板屋建築材料為當地出產的黑灰板岩及頁岩,屋頂鋪設方式仿照百步蛇身上鱗片,建造石板屋需多項專業性技術工法及程序,亦展現魯凱族生活文化、藝術特色、社會制度和價值觀。
原民會曾智勇主委與屏東縣周春米縣長邀請大家一同參與特展,走進原住民族文化世界,更期許大家認識原住民族文化,促進原住民族文化推廣,讓臺灣呈現更多元的文化。「藝的能手-屏東縣原住民文化資產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