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加入全球稀土供應鏈,有望突破中國對全球稀土的掌控,手中掌握低廉勞動成本、乾淨能源與靠近終端市場等優勢,但目前稀土便宜的價格與生產技術上的挑戰,是巴西稀土產業兩大阻撓。
據路透社報導,擁有全世界第三大稀土蘊藏量的巴西,是西方國家擺脫中國對稀土供應鏈控制的關鍵,一切的成敗將看西方國家能否在巴西從零開始打造新的先進產業。美國與其盟友長久以來,倚賴中國提供稀土與磁鐵,在經歷2020年代初因新冠病毒導致的全球供應鏈問題後,決心在2027年前,於巴西設立新的稀土供應鏈。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資料,中國每年稀土產量約24萬噸,是產量第二名美國的5倍。中國手中掌握全球90%永久性磁鐵的稀土原料,從風力發電渦輪機組到電動汽車都需要永久磁鐵。澳洲、越南與巴西都想要趕上中國的腳步,只是進度十分緩慢。在開工15年後,巴西第一座稀土礦廠 Serra Verde 這個月開始運作。
根據 Serra Verde 執行長Thras Moraitis ,巴西在稀土產業擁有諸多優勢,良好的地理位置、水力發電設施、現成的法治規章,加上有技術的勞工。雖然關鍵技術還在少數稀土產業國家手中,只要國家持續支持,必定可以在這高度競爭的產業發展良好。金融服務機構加通貝祥(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 Reg Spencer 表示,巴西2030年以前,有望有2至3間新礦場開始運作,屆時將超澳洲的稀土產量。
另一個難題是,稀土在近兩年,價格跌了70%,使公司難以籌備資金來蓋礦廠與提煉礦物。澳洲上市的探索礦物蘊藏公司 Meteoric Resources 執行長 Nick Holthouse 告訴路透社,資金籌備是一大難題。 Meteoric Resources 目前主要針對一個2025年後半年的投資目標 Caldeira 計畫,將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探勘,預計能產出輕稀土與重稀土。美國進出口銀行(U.S. Export-Import Bank)已經對計劃表達興趣,預計會借貸2億5,000萬美元的資金。
稀土提煉技術對西方企業仍是一大難題,為此巴西政府已準備1億9,453萬美元,資助稀土在內的各種戰略礦產計畫。巴西能源暨礦業部希望,可以打造一個可以將稀土礦產轉化成實際產品的產業,但增加產量、尋找夥伴來推廣稀土元素提取分離技術以及供應鏈,是目前面臨的三大問題。除此之外,巴西能源暨礦業部還在研究稀土回收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