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的國籍法25日生效,其中包含加速護照申請流程與允許雙重國籍等重大改革,還有將宣示以色列有權存在,列為歸化的必要條件之一。
據金融時報報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社會民主黨,2021年當選時將雙重國籍視為最重要政策之一,因為德國原本是不允許第一代移民取得雙重國籍,承諾含縮短新公民取得德國護照等待時間至5年。但是對於因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日漸激化的辯論,還有因反移民右翼政治的興起,造成的反猶主義日漸猖獗,德國政府將國籍法的改革,調整為確保德國核心價值有被遵從的手段。
德國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25日表示,任何認同德國核心價值也付出努力的人,將能更快取得德國護照,而且還不用放棄舊國籍的身份認同。但是任何沒有認同德國核心價值的人,將無法取得德國護照,這是德國在這議題劃下的紅線,相關法律也將變得更嚴苛。德國國會1月時投票建立新公民歸化條件的法源,而公民考試的內容則是由政府法條規章決定。費瑟先前透露問題會包含對猶太教與在德猶太人生活相關問題,在沒有講明的情況下暗示,公民考試將會包含與以色列相關的宣示。
德國內政部於25日,表明以色列相關宣示的確會列入公民考試,考試問題會包含以色列存在的權利,與猶太人在德國的生活等問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德國核心價值,如性別平等、民主與德國因納粹暴行對猶太人背負的歷史性責任。德國政府猶太事務專員克雷恩(Felix Klein)在25日年度報告中形容,在德國對猶太人仇恨犯罪有災難性的成長,2023年他辦公室紀錄的反猶仇恨犯罪高達4,782件,相對2022年成長了83%。其中大多數都是在公眾發表的仇恨言論,可是還有數百件對人身與財產的實體暴力犯罪。
德國政府已宣示對反猶主義持零容忍政策,而這在德國卻富有爭議性,因為德國政府似乎在打壓批評以色列政府在加薩走廊行徑的人。目前德國掀起有關言論自由的熱議,在藝術家與學者間尤其激烈。高等教育政務次長多林(Sabine Döring)近期因打擊言論自由醜聞被迫辭職。當時她的部門似乎在尋找法律途徑,來奪走一些學者的學術經費。而多林的部門想要對付他們是因為,這些學者簽署一封公開信,譴責警察打壓反以色列學生的行徑。以巴衝突甚至成為年輕穆斯林裔激進化的導火線,德國政府官員警告,年輕穆斯林裔視為政府打壓他們言論自由的行徑,使他們更加激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