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眾所皆知,常見有咳嗽、氣喘、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等,但你知道吸菸也會傷害牙齒、危害口腔健康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戒菸的104個理由中指出,吸菸可能導致口臭、牙齒變黃,嚴重者牙齒脫落,更增加口腔癌的風險。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衛教文宣指出,牙齦疾病是由於牙齦感染所引起的,同時會影響支撐牙齒的結構,嚴重的話,可能導致牙齒脫落,而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微血管收縮,使得牙齦周邊的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到牙周組織以及自我修復的能力,且吸菸會促使身體抵抗力降低,一旦牙齦受損,傷口就更難癒合。
與不吸菸者相比,罹患牙周疾病的風險高出2倍,隨著吸菸量越多、時間越長風險越高。以亞洲國家為例,泰國針對50歲至73歲之受試者進行研究,吸菸者罹患中度和重度牙周炎的機率分別是不吸菸者的1.7倍和4.8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江錫仁理事長表示,吸菸者牙周組織修復能力不佳,甚至還會影響植牙,因放入植體後,植體周圍的骨頭流失較嚴重,發炎機率也增加,植體脫落和植牙的失敗率更高。
再者,吸菸還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口腔癌細胞可能發生在舌頭、嘴唇、頰黏膜、牙齦以及上顎、下顎等處。無論是吸菸時吸入的菸煙或咀嚼菸草產品時,口腔都會直接接觸到其中的致癌化學物質,進而引起口腔細胞的基因變化,從而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顏副司長忠漢表示,吸菸、嚼檳榔及喝酒是口腔癌常見的3大危險因子,與沒有吸菸者相比,吸菸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高出18倍、只嚼檳榔則為沒嚼檳榔者的28倍,若吸菸又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為89倍,如果3種危險因子都具備者,罹患口腔癌機率高出123倍。
但隨著戒除菸、檳時間之增加,罹患口腔癌前病變及口腔癌的風險將逐漸降低,因此除了拒絕及戒除菸品等危險因子外,請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及早發現與治療。
台大醫學院牙醫學系韓良俊名譽教授提醒,戒菸有助於牙齦在治療後癒合,讓治療效果不打折,且戒菸後的前5年,罹患口腔癌的風險開始下降,如果戒菸超過20年,其風險與從未吸菸者相同」。因此呼籲30歲(含)以上凡有吸菸或嚼檳榔者(含已戒檳榔),國健署提供口腔癌免費篩檢,應定期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