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吳小妹患有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Wilms' Tumor),是一種腎臟惡性腫瘤,由於唯一的治療方式手術切除整個腎臟,自此吳小妹便開始接受洗腎,但因為透析治療的副作用持續加劇,加上下腔靜脈纖維化甚至完全閉鎖不通,北榮最後以「無中生有 分肝種腎」的方式進行器官移植手術,也解決了吳小妹身高發育遲緩的問題。
北榮腎臟移植團隊說明,吳小妹 2 歲半時罹患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Wilms' Tumor),罹病的原因與基因突變有關,好發於年幼的孩童,多為無症狀的巨大腹腔內腫瘤,晚期可能因為壓迫其他器官,而導致腹痛或無法進食。
但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整個腎臟,再配合化療。由於切除雙腎後,需進行腹膜與血液透析治療,將尿毒排出。
吳小妹接受密集化療並長期追蹤 5 年後,腎臟惡性腫瘤雖已治癒,但透析治療的副作用仍然持續且加劇,例如身高發育遲緩,心臟擴大並衰竭,以及鈣磷電解質不平衡所引發的嚴重骨質疏鬆。再加上反覆的腹膜炎感染,導致吳小妹頻繁進出醫院,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北榮總兒童外科蔡昕霖主任表示,腎臟移植是末期腎臟病的孩童最好的治療,不僅可以得到最佳的預後,對於原本落後的身高體重甚至智力發育,在移植成功之後都可以明顯追上同齡兒童。
不過,吳小妹的下腔靜脈自小便遭到威爾姆氏腫瘤(Wilms' Tumor)壓迫,已呈現纖維化甚至完全閉鎖不通,在完全找不到可以重建的靜脈下,北榮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的方式,分離肝臟找出健康的肝靜脈,利用捐贈靜脈製作延長通道,與腎靜脈進行吻合重建,成功將成人腎臟移植於低體重兒童的肝臟內,幫助脫離終身洗腎枷鎖。
而利用肝靜脈嫁接延長血管的重建方式,全球僅有美國曾施行二例,北榮此例為亞洲首例。
兒科張瑞文主任說明,兒童末期腎臟病的成因與成人完全不同,多因先天腎臟的疾病,或者是先天泌尿道系統發育異常。由於病童的身型過於嬌小,泌尿結構相對複雜,從小經歷多次手術留下的陰影,對於兒童腎臟移植的瞭解不完整,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孩子們往往錯過了登記腎臟移植的最佳時機。
張瑞文說,為避免這樣的遺憾一再發生,他也極力呼籲家長們正視這個稍縱即逝的關鍵期,醫療團隊會根據每位孩子的病況,克服各種困難,研擬個人化的治療計畫,確保腎臟移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