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3號颱風、輕度颱風凱米已於昨( 20)日下午於菲律賓東方海域 形成 , 21 日上午 8 時中心位在鵝鑾鼻東南方 800 公里的海面上,氣象署指,未來有增強之勢,23日晚間至25日最接近台灣。
根據氣象署21日14時發布的颱風動態分析,凱米 21 、 22 日先以較緩慢的移速(時速 6 至 8公里)向西北轉北前進, 23 日、 24 日受到太平洋高壓邊緣氣流導引, 向北略偏北北西移動,通過東方海面進入臺灣北部海面。25 日偏西通過台灣北部海面進入中國。
由於海洋及大氣環境有利其發展,北上時將逐漸增強,以中度颱風強度接近台灣機率較高 。因太平洋高壓的強度及颱風本身結構發展變化,與未來北轉與向西偏折路徑有密切關聯,目前路徑預測分歧仍大,不排除有登陸之可能 。
最新資料顯示,颱風於 23 日晚間至 25 日最為接近,亦是颱風暴風較有可能影響臺灣的時間,不排除於 23 日凌晨至上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
另,氣象署21日下午發布第4號颱風巴比侖生成消息,料將往海南島移動,對台灣並無直接影響,兩個颱風相距1,500公里,不會發生雙颱效應。
前氣象局長鄭明典21日在臉書發文指,這個季節需要注意西南季風和颱風的互動。目前凱米位於季風槽內,南側有西南季風,但不強。他提醒,衛星影像中,黃色箭頭指的細小雲線,是海面上西南季風增強的徵兆。模式也支持西南季風將逐漸增強,並且和凱米颱風環流結合,因此關心「颱風尾」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