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阿拉斯加州長培林(Sarah Palin)於28日,打贏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官司。關於培林認為是毀謗的紐約時報社論,美國聯邦第2巡迴上訴法院(11th U.S.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表示,培林可以再一次試圖證明紐約時報,應為2017年社論美國致命的政治(America’s Lethal Politics)承擔法律責任。培林聲稱社論錯誤地將殺害6人還使民主黨籍亞利桑那州聯邦眾議員吉佛茲(Gabrielle Giffords)受重傷的槍擊案,與自己做連結。
據路透社報導,媒體評論家與培林本人都將此案,視為可以推翻具指標意義的美國最高法院對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的判決,此最高法院判決為公眾人物,設立極高的毀謗標準。上訴法院法官沃克(John Walker)表示,美國曼哈頓聯邦法院法官拉柯夫(Jed Rakoff)處理2022年2月培林對紐約時報與前編輯班奈特(James Bennet)訴訟時,犯了諸多錯誤使得判決受影響。
上訴法院稱,拉柯夫錯誤地排除培林認為可以證明,紐約時報惡意發表社論的證據,還不當地指示陪審團證據要多強烈才能對紐約時報咎責。它還稱陪審團在審議時,透過新聞得知拉柯夫會因培林沒有提供清楚且可信的證據駁回案件,這一資訊很有可能影響了陪審團最後的判決。沃克寫道,陪審團在司法體系內是神聖的,所有人都有責任保障它的憲政角色,一方面確保法官不會篡奪陪審團的功能,另一方面要讓陪審團能取得相關證據,而且對於相關法律有正確的了解。
紐約時報的發言人斯塔德蘭德(Charlie Stadtlander)表示,判決令人失望,但有信心最後會得勝。培林律師沃格特(Shane Vogt)表示,這一個判決是向發行誤導讀者與大眾的出版商咎責的第一步,真理值得公平競技,培林也期待向陪審團陳述她的案件。
真實惡意
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要求公眾人物打毀謗官司時,需要證明媒體有真實惡意(actual malice),意味著媒體必須蓄意發佈不實資訊,或者對真相極其漠視。保守最高法院大法官戈蘇奇(Neil Gorsuch)與保守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湯瑪斯(Clarence Thomas)呼籲重新考慮此判例,戈蘇奇指向不斷變更的媒體環境,包含有線電視台的成長、線上媒體與不實訊息的散播。
美國致命的政治討論槍枝管制的問題,還有美國政治人物日趨煽動性的修辭,發布日期為2017年6月14日,緊接著維吉尼亞州國會棒球練習槍擊案,共和黨眾議員史卡利塞(Steve Scalise)與若干人士受傷。社論指出在2011年亞利桑那州吉佛茲槍擊案前,培林的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ittee)發表一張地圖,在吉佛茲選區上畫上十字靶心
培林反對社論中「與政治煽動的關聯十分清晰」(the link to political incitement was clear)的用字,畢竟沒有證據顯示槍手拉夫納(Jared Lee Loughner),是受培林地圖影響決定犯案的。班奈特加入具爭議性的句子。在讀者與一位專欄作家抱怨後,紐約時報隔天早上更正了社論,將爭議字句移除。紐約時報的律師與培林的律師都稱,他們無意將培林與亞利桑那州槍擊案連結。
現年60歲的培林2008年曾為共和黨副總統參選人,她在2006年至2009年時為阿拉斯加州長。培林運用聖經的語言來論述與紐約時報的案件,稱自己在對抗形同哥利亞(Goliath)的紐約時報。陪審團商議了2日,包含得知拉柯夫駁回案件意圖後數小時。他們事後稱新聞訊息,對商議沒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