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至今(2024)年8月27日止,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及豬其他可食部位總量為29,014.95噸,但消基會年6、7月展開調查,市場、超商、餐飲業等地販售的共600件食品,僅找到2件美豬,與食藥署公布數據天壤之別,究竟美國豬肉流向何處呢?
消基會副董事長徐則鈺指出,本次調查的600件樣本,豬肉來源涵蓋單一產地或複數產地。產品豬肉產地來源包含:台灣520件(86.7%);西班牙62件(10.3%);加拿大49件(8.2%);丹麥29件(4.8%);荷蘭22件(3.7%);法國16件(2.7%);巴拉圭7件(1.2%);奧地利6件(1%);澳洲、中國、捷克、英國各有3件(各佔0.5%);美國、日本、義大利各有2件(各佔0.3%);瑞典、德國各1件(各佔0.2%);未依規定標示共39件(6.5%)。
從食藥署的豬肉儀表版可以看到,國內已連續2年並未進口義大利豬肉,2024年也未有從瑞典進口豬肉的紀錄,但在本次調查中松也日式涮涮鍋及台北101 B1一風堂的豬肉使用來源卻標示義大利,而由饗城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加熱食品美味堂菱角極品佛跳牆豬肉使用來源卻標示瑞典。
消基會表示,若店家沒有繼續使用上述產地之豬肉,應該要主動更新資訊;若店家的確還有在使用,店家應該要注意其保存期限及保存方式是否有符合規範。
調查還發現,北市點水樓懷寧店僅張貼「本店未使用美國進口豬」,但未在明顯處見到豬肉來源標示,草原風蒙古火鍋豬肉產地來源僅標示台灣,但在菜單中有西班牙伊比利豬的選項;而新北市涓豆腐新莊佳瑪店未張貼產地來源,俗俗的賣生鮮超市自製糖醋排骨及美琪食品有限公司產製冷凍豬培根蔥捲未依包裝食品規定標示豬肉產地來源;上述調查結果再再顯示有產地標示不全的疑慮。
消基會表示,我國自110年1月1日起開放美豬進口以來,食藥署公布的數據皆顯示萊克多巴胺的檢出數量為零,並搭配海關到廚房5大管理措施:源頭管理、輸入查驗、清楚標示、追溯追蹤,以及市場稽查。但對於消費者較有疑慮的美國豬肉,流向一直都不明確,也多次被質疑洗產地的可能性。
食藥署於2023年9月底及10月初曾會同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對新興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與瑞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進口肉品查核,發現有2家公司均涉及洗產地,也就是將進口的美豬切片後另行包裝,並將豬肉產地替換成加拿大或英國。
消基會呼籲政府機關應堅守清楚標示產地的立場,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與知情權,切勿將消費者的健康安全作為政治交易的籌碼。如今尚有法規規範,仍出現流向不明、洗產地、標示不全或未標示等問題,若全面取消產地標示,恐為台灣的食安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