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告警訊息發布條件自9月1日起,為避免有地區漏報,將新增規模6.5且震度3級以上地區,提升警報覆蓋範圍,估計可增加2到3秒讓民眾應變的時間。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建富今(30)日表示,目前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地震速報」,是當地震預警系統預估發生規模5以上地震時,會針對震度可能達4級以上縣市民眾發布,但像今年0403花蓮規模7.2強震發生時,就有部分地區被低估,而有漏報發生。
吳建富指出,現行告警機制容易被低估,有必要調整,經氣象署與專家及防救災單位討論後,將新增預估發生達規模6.5以上地震,且預估震度可能達3級以上的縣市民眾。
吳建富說,大型地震具有較長搖晃時間及強大的低頻能量,高樓層搖晃程度相當明顯,有必要增加高樓層民眾地震應變時間,所以增警報發布條件,以涵蓋多種地震情境,提升警報發布的覆蓋範圍,如花蓮0403地震,台北最強震度在地震後16至17秒,若採新增的告警機制,可多2至3秒應變時間。
根據氣象署,2022年至今有8個規模大於6.5的地震,若以此試算,加入新增機制後,台北市與新北市會增加4次,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增加3次,高雄市、澎湖縣增加2次,彰化縣、雲林縣、屏東縣、台東縣都是增加1次,其他縣市則無變化,兼顧地震防災實際需要及不擾民的原則。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的「地震速報」,可在強震發生後的短短數秒至數10秒內,即時向民眾發送預警訊息,讓民眾運用此黃金時間進行緊急避險,吳建富提醒,在室內應迅速掩護並遠離窗戶和吊燈等易碎落物;若在室外,應尋找開闊地蹲下並保護頭部;而駕駛中則應減速靠邊停車,等待地震結束後再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