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的歐盟委員會,已向歐盟 27 個成員國提交最終關稅提案,預計 10 月 4 日(週五)進行投票。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將投票支持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進口徵收高達 45% 的關稅,這足以推動歐盟最引人注目的冒易措施,但可能遭到北京方面的報復。
據路透社、日經亞洲報導,歐盟委員會總部設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該機構正在推進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案件之一,而這項支持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推動。目前尚不清楚該地區最大經濟體和主要汽車生產國德國將如何投票。
據報導,歐盟和中國必須在 10 月底之前就一個最終框架進行談判,該框架將從 11 月起實施,為期五年。27 個成員國將對上週五(9/27)收到歐盟委員會的建議進行投票,內文顯示關稅稅率略有降低,並包含繼續談判的條款。
由於德國的產業與中國的產業緊密相連,因此該國渴望避免任何懲罰性關稅。一位德國消息人士告訴日經亞洲,他估計,雙方最終可能會就最低價格機制達成一致,這樣中國汽車製造商就無法壓低歐洲車型的價格。
10 月 4 日的投票將獲得簡單多數。如果多數人反對關稅,則將進行最終投票。
在這次投票中,至少有 15 個佔歐盟總人口 65 %以上的國家必須反對歐盟委員會停止實施的計畫。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的官員和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這些國家將投贊成票,這些國家的人口加起來佔歐盟人口的 39%。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一年前發起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她表示,歐盟需要保護自己免受中國進口廉價電動車可能湧入的影響。
歐盟委員會表示,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在歐盟市場的註冊量從 2020 年的 3.5% 上升到 2024 年第二季的 27.2%,中國汽車品牌的註冊量從 1.9% 上升到 14.1%。歐盟委員會於 10 月 1 日表示,中國每年需要出口 300 萬輛電動車的閒置產能,是歐盟市場的兩倍。
為此,北京今年對歐盟白蘭地、乳製品和豬肉產品的進口發起了調查,此舉被視為對布魯塞爾對電動車調查的報復。
如果關稅實施,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將不得不決定是吸收關稅還是在國內需求下降之際提高價格以彌補歐洲邊境數十億美元的新成本。儘管勞動力和製造成本較高,但關稅的前景促使一些中國汽車製造商尋求在歐洲投資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