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日今天(8日)上午登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在GB200伺服器及其他AI伺服器的零組件整合供應程度,可達80%至90%,因此沒有供應鏈瓶頸的問題。劉揚偉認為,市場有主權AI概念,未來也會有主權伺服器趨勢。
展望全球電動車市況,劉揚偉表示,模組化、標準化、平台化電動車發展模式將成主流,鴻海預先掌握地區性製造趨勢,高關稅反而凸顯鴻海的方向正確。
「鴻海正在加速你的想像力!」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鴻海三大智慧平台核心技術背後的推動力就是AI人工智慧。我們正在利用AI不斷改善我們的營運,同時也通過為客戶製造的產品來推動AI發展。今年是鴻海成立50週年。我們從製造連接器起家,到如今提供平台解決方案,並不斷發展更複雜的核心技術能力,現在更要打造由AI驅動的三大智慧平台,成為客戶最值得信賴的夥伴。」

根據新聞稿,今年鴻海科技日,主軸就是「Accelerating Imagination」,透過各類論壇對話與技術展品,呈現鴻海完整AI解決方案,以及三大平台融入AI全面應用範例,並藉此展現鴻海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夥伴對談與演講議程後,於中午接受媒體聯訪。
有記者提問鴻海與輝達在2025年合作新產品GB300伺服器進度,劉揚偉指出,還是由輝達說明;不過他透露,鴻海集團在垂直整合具有能力,他以GB200伺服器為例,除了繪圖處理器(GPU)和中央處理器(CPU)等半導體元件外,鴻海在GB200伺服器關鍵零組件的整合供應程度,介於80%到90%之間。

他進一步透露,鴻海在AI伺服器的液冷系統連接器,都由鴻海自己製造,他相信系統廠商會與鴻海在開發階段就密切合作。
劉揚偉指出,鴻海集團打造全球最大的GB200伺服器生產基地,主要工廠在墨西哥。對於是否考量地緣政治風險,他認為,市場有主權AI的想法,未來也會有主權伺服器的趨勢。
他分析,主權伺服器概念就是未來伺服器製造在哪裡,就給當地國家使用。既有主權AI概念,代表人工智慧也攸關國家機密資訊,內建相關資訊的伺服器硬體,機敏度也會提高。
針對AI伺服器供應鏈瓶頸是否解決,劉揚偉重申,鴻海垂直整合能力是伺服器供應商最完整的,若有供應鏈問題,大概僅限於鴻海集團本身的問題,鴻海自己可以控制,鴻海對於供應鏈問題,沒有太大感覺。
劉揚偉分析目前和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況,認為與當初他的預期接近,因為電動車把以往的引擎進入門檻降低,競爭者變多,這時Time to Market及Time to Cost 很重要,垂直分工模式成為關鍵。

他認為,目前的電動車市況,代表模組化、標準化、平台化電動車發展模式將成主流,業者不一定要自己生產,自己生產的附加價值相對低;業者擁有技術和市場能力,以及擁有客戶信賴喜愛能力等要素成為關鍵。
即便是有高關稅變數,劉揚偉表示,他先前預期的地區性製造趨勢,絕對是方向。鴻海集團已提前布局好幾個國家,即便有關稅壁壘,他認為,在當地製造電動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方向正確會持續推動。
另一方面,鴻海旗下鴻佰科技(Ingrasys)總經理丁肇邦今天稍早指出,輝達(NVIDIA)的Blackwell平台市場需求相當大,集團正在建造全球最大的GB200伺服器生產基地;輝達機器人技術與邊緣AI部門副總裁塔拉則透露,鴻海墨西哥廠正在製造GB200伺服器。

鴻海科技日上午展開,在主題性夥伴對談,中央社引述丁肇邦指出,輝達的Blackwell平台市場需求相當大,鴻海集團正在建造全球最大的GB200伺服器生產基地,採用輝達的Omniverse人工智慧生成軟體工具,Blackwell平台非常複雜,鴻海透過Omniverse建立人工智慧模組,並加以模擬,藉此達到人工智慧生成AI(AI creating AI)的效果。
輝達(NVIDIA)機器人技術與邊緣AI部門副總裁塔拉(Deepu Talla)透露,鴻海集團在墨西哥的工廠,正在生產製造輝達的GB200伺服器產品。

塔拉指出,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帶進實體的物理世界,並加以模擬與訓練,建模以及測試,成本更降低,效率更加速,安全性更高。
塔拉表示,人工智慧基礎建設需要2大軟體支撐,其一是AI軟體,其二是數位孿生技術,結合這2項技術,輝達可把人工智慧應用,從實體世界帶入虛擬世界。
塔拉指出,實體世界的典型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就是機器人,機器人要在真實世界應用,不僅要訓練肢體,也要訓練機器人的數位技術,各種機器人的頭腦,都要經過人工智慧數百萬次甚至千萬次的模擬與訓練。
他指出,鴻海集團本身建置自動化產線,在工業用人工智慧的模擬和數位化程度積極布局,提供不僅是零配件還包括軟硬體解決方案,在相關領域,鴻海與輝達積極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