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AI、虛擬貨幣、電動車趨勢對用電需求激增,核電死灰復燃已是多國共識。但在各國如火如荼啟用舊廠、打造新廠的狂潮下,湧動的是世人終究不能漠視的棘手問題──核廢料何去何從?
路透舉例,美國積極復興核能,對核廢料處理卻缺乏長遠解方。根據美國核能協會(Nuclear Energy Institute),目前該國電廠囤積的使用過核燃料棒高達92,500噸,以每年2,000噸的速度增加中。
這龐大的數字,甚至還未納入新簽訂的核電,如微軟(Microsoft)與星座能源(Constellation Energy)、字母控股(Alphabet,Google母公司)與新創公司Kairos Power公司的購電協議。
美國原擬在內華達州尤卡山(Yucca Mountain)建造核廢料地下儲存所,卻礙於政治壓力,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期喊停。美國能源部刻正推動「基於共識」的核廢料選址計畫,但進度牛步。其中,在德州西部的相關計畫,遭遇法規障礙,在最高法院卡關。
美國約有40,000噸核燃料棒儲存於需以電力維持的冷卻池中,此一儲存方式不是沒有安全疑慮。2011年,日本發生311福島核災,當時就引發了儲存池會否過熱的擔憂,所幸此顧慮並未成真。美國多數核廢料皆已移至無須供電的乾式貯存槽,但就地存放這種做法,並非是永久的安全保證。
產業人士認為,根本的解決之道,仍是得找到願意接受核廢料之位址。然而,在避鄰心態作祟下,誰願意在自家後院存放放射性廢棄物?尤卡山只是一例,這燙手山芋,美國目前無州肯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