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第16次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6)上(10)月21日於哥倫比亞的卡利登場,並於昨(1)日落幕,在此之中,原住民族群因為與自然、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其傳統生態智慧獲得了各國認同,最後決議設立一原住民常設機構,未來聯合國將就自然保護議題與其進行磋商。
《路透社》報導指出,設立此一常設機構代表著國際社會承認了原住民在自然保育上的重要角色,這是自然保育的重要突破;除此之外,南美洲的非裔黑人後代因為許多獲得的許多傳統經驗傳承對自然保育有著重要作用,未來各界將在生物多樣性計畫、環境性討論中給予這些族群更多的關注。
黑人社群進程(PCN)的數據顯示,遷入南美洲黑奴的後裔在拉丁美洲地區居住在約200萬平方公里的郊區土地上,除長期對抗任何想要搾取當地自然資源的各方勢力外,亦積極維護當地生態,這讓這塊比墨西哥還大的土地上,有著令人咋舌的超過80%保護率。
儘管如此,在他們的居住區內,仍僅有8萬平方公里(約4%)的非洲後裔居住區有著正式成型的社區規模保護措施以及政府的承認,而在長期爭取權益的過程中,隨著進步派的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及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上任,開始獲得重視。
哥倫比亞外交部長穆里略(Luis Gilberto Murillo)強調,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坐擁地球大量的自然資產,其中非洲移民後裔和原住民有著面對各界共同面對的環境挑戰時,最適合的永續作為,機構的設立對於這些地方無疑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未來這個常設機構亦將自原住民延伸至適用於地方社群,以有效將傳統知識、傳統作法和保育措施做結合。
除了原住民智慧與生態永續的結合外,本次的其他重點還包括生態系統的維護、珊瑚保育和海洋多樣性等。作為《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KMGBF)通過後的首次以此為導入重點的會議,其受到的大量期待與關注,各界希望以此為根基,達成在2030年前遏止生態急速惡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