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贏得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且共和黨拿下過半的51席,重新從民主黨手中奪回參議院,這一局面讓國際盟友普遍感到擔憂,而美國的對手則為之喝彩。究竟川普的回歸,對烏克蘭、中東、中國及全球有何影響呢?
烏俄戰爭
The Conversation報導,對烏克蘭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外界普遍認為,川普勝選可能會削減對烏克蘭的支持,包括戰爭資金。
與此同時,他也可能會試圖讓兩國於當前狀況下停火,但這恐將涉及一項永久性協議–烏克蘭可能必須割讓領土才能達成和平協議,包括承認俄羅斯於2014年併吞的克里米亞,以及自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所佔領的地區。這對烏克蘭而言無疑是一個嚴峻挑戰。
基於川普多年來一直指責北約成員國未能達成軍事支出目標,川普有可能接受普丁的要求,阻止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此舉也會對基輔的歐洲盟友造成重大壓力。而且為了迫使歐洲國家與普丁就烏克蘭問題達成協議,川普可能再次威脅要退出北約。
中東問題
川普過去一貫堅定支持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未來他很可能會加大這方面的力度,包括對伊朗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這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當前的政策重點不謀而合。
納坦雅胡似乎決心摧毀伊朗武裝代理勢力,包括哈瑪斯、真主黨以及葉門的胡塞武裝,同時大幅削弱伊朗的軍事能力。為了繼續在加薩走廊行動,納坦雅胡昨(6)日以「信任危機」為由,開除國防部長葛朗特,並任命親信、前外交部長卡茲主導國家在加薩和黎巴嫩的戰爭。
這一舉動也為擴大對黎巴嫩的軍事行動以及對伊朗的潛在重大打擊做了準備,以便在伊朗進一步攻擊以色列時進行回擊,可能引發毀滅性的衝突。
外界認為川普的當選將鼓舞納坦雅胡採取更強硬的行動,但普丁如今相當依賴伊朗,以從中獲得軍事資源和重要物資,川普可能以此約束納坦雅胡對伊朗的行動,來作為與普丁談判的籌碼,以確保就烏克蘭問題達成協議。
中國
川普對中國的態度向來強硬,因此未來中美關係很可能是延續不是變化,拜登政府延續了許多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採取的政策,而川普很可能在第二任期內加倍奉行這些政策,例如提高進口關稅。
不過,川普同樣可能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務實的交易持開放態度,以利益交換為基礎來進行談判。
其他地區
正如他與北約歐洲盟友的關係一樣,川普對台灣以及包括菲律賓、南韓甚至潛在的日本在內的亞洲條約盟友的防衛承諾,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號。
朝鮮半島及其周邊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可能加劇,平壤可能希望透過更多的飛彈試射以及可能的核子試驗來提高其威信。
不管如何,無論是朋友還是對手,勢必都會利用川普明年1月重返白宮前,試圖改善現況,完成川普上任後較難以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