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據消息來源表示,美國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欽點美國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來擔任國務卿。當川普1月就任時,盧比歐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拉丁裔的國務卿。
據路透社報導,盧比歐是川普國務卿的人選中最鷹派的,他長年呼籲對美國的區域競爭對手,如中國、伊朗與古巴等採取更強硬的外交政策。不過在過去數年內,盧比歐已將態度放軟,來使自己與川普的外交展望更加吻合。川普抨擊過去的美國總統,使美國陷入價格高昂又無謂的戰爭,也推動更有節制的外交政策。川普第二任得面對的外交情況,將比第一任時更加危險且不可預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盟友以色列在加薩與黎巴嫩屠戮,中國與美國對手俄羅斯和伊朗走得更近。
俄烏戰爭將是盧比歐的重點之一,現年53歲的他表示,烏克蘭應該注重於與俄羅斯討論外交上的解方,而不是奪回俄羅斯過去10年來非法兼併的領土。盧比歐也是15名,反對4月950億美元援烏軍援的共和黨參議員之一。盧比歐於9月告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我並沒有站在俄羅斯的那一方,不幸的是烏克蘭戰事結束的方法,只有雙方透過談判和平解決。」選盧比歐當國務卿,在國內政治與外交上都具一定重要性。
川普擊敗美國副總統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時,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贏得許多拉丁裔的支持,他們在先前選舉中大部分都投給民主黨,但政治上來說投票傾向漸漸多元化,越來越多拉丁裔選民投給共和黨。盧比歐是川普副手最終名單中3人之一,他最後選了共和黨籍俄亥俄州參議員范斯(JD Vance),范斯以他極右翼政治傾向聞名,外交上以孤立主義著稱。
北約、中國與古巴
部分川普支持者可能對,川普選擇盧比歐抱持懷疑的態度,畢竟盧比歐近期強硬的外交態度,與川普自己的相悖。在川普2017年至2021年的任期中,盧比歐支持使川普更難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法案,要求退出的決定必須由參議院2/3的議員認可才能成功。川普長年來謾罵未能達成軍費支出標準的北約成員,競選時聲稱會拒絕保護「推欠繳款」的成員國,還鼓勵俄羅斯「對他們為所欲為」。
盧比歐是頭號對中鷹派,他最著名的事件為,他於2019年呼籲美國財政部,對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收購Musical.ly(抖音的前身)展開國安調查,調查日後衍生撤資案。身為美國聯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一員的盧比歐,今年在已遭制裁的華為發布使用英特爾(Intel)人工智慧處理晶片的筆記型電腦後,要求拜登政府禁止華為在美國國內一切的銷售。
盧比歐的祖父1962年逃離古巴,他一直以來反對與古巴政府關係正常化,川普也同意此立場。盧比歐主管參議院負責拉丁美洲的監督次級委員會,也時常批判委內瑞拉(Venezuea)強人馬杜洛(Nicolas Mad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