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航空國防裝備製造商達利斯(Thales)將於今年底向法國國家海軍交付首批量產自主掃雷系統,作為邁向全面遠端遙控掃雷的第一步,而英國皇家海軍的首批交付則訂於明年初完成。
據《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達利斯自動化掃雷產品製程經理康內爾(Chris Cunnell)於11月在巴黎舉辦的歐洲國際海軍裝備展(Euronaval)上表示:「各國海軍正採取兩種不同的掃雷方式,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美國傾向採用無人操作,讓船員不必親自涉險,降低任務風險;其他國家的海軍則希望保有人為操控,也就是需要派艦艇進入雷區執行任務。」
康內爾補充道,達利斯花了近十年時間開發這款可完全遠端操控的無人掃雷系統,2020年底進行海上試驗,直至今日,完全無人操作已成為可能。這套英法海軍採用的掃雷系統,搭載了無人水面載具(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裝備拖曳聲納(Towed Sonar)技術,探測和識別水下的水雷或障礙物。此外,此系統還可遠端操作水下設備,處理已發現的水雷。系統的自主功能可以自動控制無人載具的移動和工作型態。
法國國防部表示,這套自主掃雷系統將來會取代現有的掃雷艦艇,包括掃雷艦、拖曳聲納船和潛水艦。
掃雷技術不斷進化,達利斯一直致力於利用光學雷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來進行掃雷,其原理類似雷達利用電磁波和聲波傳遞來探測目標,並確定其位置和距離。
光學雷達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研發人員須設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以確保水下具有充足的光線。達利斯表示,光學雷達目前不會完全取代聲納,而是以互補的方式運作。光學雷達的一大優勢是,它能在海洋表層,大約3到5公尺深處進行探測,而聲納在這一區域的運行效果較差。
此外,該公司正在研究一系列用於水雷探測的感測器,其中包括電光感測器(electro-optics)、長波紅外(Long Wave Infrared,LWIR)鏡頭和毫米波雷達(millimeter radar),這些技術將應用於空中無人機或無人水面載具。
水雷的外觀設計多採用特殊的幾何形狀和材料,以降低聲學探測的效果,這使得光學雷達能夠發揮優勢。因此,無人掃雷載具將結合聲納和光學雷達技術,有效清除海中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