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署上周最新發布數據,今年前三季我國旅宿業住房率不到五成,較去年同期減少3.03%,但平均房價只比去年同期減少30元,減幅僅有1.01%。民眾不禁要問,30元也算是降價嗎?為何旅宿業者寧可將房間空著,也不願降價來救住房率呢?
我國旅館業大致分為觀光旅館、旅館二大類型。台灣旅宿網統計,2024年1~9月旅館業(觀光旅館及旅館)平均房價為2,943元,較去年同期的平均房價2,973元,減少30元,降幅1.01%。客房住用率部分,今年1~9月旅館業為48.33%,較去年同期住房率49.84%為低,降幅3.03%。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的解釋,平均房價較去年同期減少30元,顯示旅宿業平均房價漲幅趨勢已略為趨緩,整體住房利用率較去年同期下降,推測主要是受國境開放、匯差等因素影響國人旅遊目的地選擇所致。為何旅宿業者不願大幅降房價來救住房率,以及國人改變旅遊目的原因為何?觀光署未進一步說明。
據統計,2023年1~9月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合計住客人數約為5,030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高出23.21%,對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只小幅下降約6.65%,已算是恢復過往水準。而去年1~9月的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住客人次當中,本國籍旅客有4,004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多出227.5萬人次,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更是多出694.4萬人次,疫情雖改變國人旅遊習慣,但國人力挺國旅也是事實。
不過,去年開始國人對於國內旅宿價格批評增多,針對旅宿業者不合理的調漲房價不滿原因為何呢?觀光署事後檢視資料發現,2023年觀光旅館平均房價為4,626元,一般旅館業平均房價則為2,679元,平均房價的確都有明顯上漲情況。
據統計,2023年觀光旅館1~9月平均房價4,626元,比2022年4,125元及2021年的3,708元,都有明顯增幅;一般旅館2023年1~9月平均房價2,679元,與2022及2021年的2,479元及2,161元比較,漲幅也不小。最近幾年平均房價漲幅大都是2位數的上漲,但如今住房率往下掉,平均房價降價卻只降30元,減幅僅1.01%而已,民眾對降價30元會有感嗎?
國旅房價太貴、尤其是假日房價貴得離譜,頻頻遭國人批評!前交通部長王國材(現中華郵政董事長)在交通部長任內,今年2月時曾跳出來幫旅宿業者講話,表示若國際旅客能夠恢復到1,200萬人次水準,尖峰和離峰平衡後,將有充分理由要求業者在尖峰時期降價。「如果離峰賺到錢,尖峰還這麼貴,我就罵他們」。
不過,王國材這番話當時還遭業者打臉,有旅宿業者就反駁,全台房價有高有低,旅客可以自行選擇呀!如今,王國材已卸職,不用負這個責任了。況且,今年來台旅客人數也遠遠不及1,200萬人次。觀光署統計,截至12月3日,今年來台旅客人數才超過700萬人次,今年實際來台旅客人次,連觀光署修正後1,000萬人次確定達不到了。
外國人不來台灣旅遊了,旅宿業者就只能寄望國旅客人。但旅宿業者自己不檢討還放話,認為房價有高有低,旅客可以自行選擇!沒錯,由數據來看,國內住房率連續幾年大幅攀升後,今年開始出現回跌,或許這就是民眾的選擇,情願出國也不願國旅,住房率自然下跌。
以墾丁旅遊市場為例,今年暑假相當慘淡,住房率大概只剩五成左右,在地業者說是「史上最慘」。有業者分析,花蓮地震後,原本預期墾丁可享受到東部遊客移轉的紅利,沒想到最後竟落空,除了「報復性出國」因素造成外,整體大環境差,民眾薪水不漲,物價漲翻天,第一個省下當然是旅費。
業者抱怨的都是外在因素造成,卻從不認真檢討民眾的批評聲音!最近幾年國人抱怨房價太貴不合理,墾丁大街的餐廳及小吃也貴得離譜,但業者總有推托之詞,認為墾丁較偏遠,物價成本來就比較高,況且真正較貴的也只有2、3個小吃攤而已,至於旅館也有很多CP值高的住宿,並非如網友說的都貴到嚇死人!
大環境差,民眾省荷包省下旅遊費,為何出國人潮還會出現爆炸性成長?不僅台灣物價上漲,整個國際物價都出現上漲,網路上「遊墾丁不如遊沖繩」話語,業者認為是對墾丁的「誤解」,卻不願承認去沖繩比去墾丁划算,的確是「事實」。若業者不認清台灣住宿房價已不具競爭力,仍不願檢討改善,未來國人報復性出國及外國遊客不來情況,也許還會持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