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今年在曼谷的國際土壤與水資源論壇所發表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14億公頃的土地受到土壤鹽化影響,其面積達全球土地的10%,且另有10億公頃被列為「高風險區」。此份報告顯示,全球受過量鹽分影響的土地面積正迅速增加,可能對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危機。
根據英國衛報,全球面積較廣且人口眾多的國家,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澳洲和阿根廷,所受的影響尤為嚴重。中亞地區的哈薩克和烏茲別克、中東的阿富汗和伊朗,及非洲的蘇丹也是深受其害,以上這10個國家就佔全球土壤鹽化面積的70%。
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氣候變遷和不良農作法是罪魁禍首。隨著氣溫逐年上升,若不改變當前的局勢,到本世紀結束前,土壤鹽化的面積可能會增加到全球土地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
雖然些許的鹽分對作物有益,但過量的鹽會降低土壤肥沃度。此外,過多的鹽分會吸收水分,阻礙作物的生長。以長期的角度來看,鹽分還會改變土壤的結構,導致土壤結塊、易受侵蝕。
土壤鹽化的原因可能是水資源短缺、排水不良和土壤過度開發。另外,海平面上升,使得海水滲入沿海地區,也加劇了這個現象。
有些農民因為想在短期內快速提升產量,而採取不良的農業作法,這也是問題的原因。聯合國指出,全球水資源的使用量較上個世紀增加了6倍。農民使用水質較差或含鹽的水進行灌溉,過度抽取地下水供應作物,大量使用化學肥料,甚至為了爭取更多土地,移除深根植披及樹木,這些都是加劇土壤鹽化的元凶。
聯合國表示,我們除了應對氣候危機外,恢復土壤肥沃度、改善作物輪作、結合創新措施,像是培育耐鹽作物,使用能去鹽或隔離鹽分的菌類和植物都是修復土壤的良方。
Save Soil全球行動的技術總監斯里達爾(Praveena Sridhar)表示,土壤危機對許多人來說是看不見的。政府必須強力介入並扶持農民,才能有效抑制不斷蔓延的鹽化現象。
全球氣溫上升導致土地乾旱,嚴重影響農作產量。聯合國專家警告,隨著鹽分增加和土壤肥力下降的相互交織下,將對糧食產量和人類生存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