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已因戒嚴鬧劇遭彈劾停職,若他果真「被下台」,在此政治氛圍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DPK)黨魁李在明很可能入主青瓦台。但這位出身寒微的政治人物,也是爭議纏身,他的出線,恐怕不代表南韓政局能回歸一片清明。
根據金融時報,李在明立場左派,工廠工人出身,沒有煊赫的家世背景或漂亮學歷。2022年,他以不到1個百分點的些微之差,敗給尹錫悅。韓國選舉研究協會(Korean Association of Electoral Studies)副會長Suh Bok-kyung指,在許多老百姓心中,他是窮人出頭天的代表,是有望給他們好日子的人。
這兩周以來,李在明支持率雖大幅躍升,但他的兩極化色彩,意味即便他掌權,也可能延續南韓一貫的「政治復仇」輪迴。首爾明知大學政治學教授 Shin Yul表示,尹錫悅戒嚴無理,但卻也是李在明一手促成這般政治紛爭。「許多人儘管支持彈劾尹錫悅,卻不樂見李當總統。」
李在明身上背負數條罪名,曾因酒駕、假冒檢察官、競選期間不實陳述獲罪,政治生涯充滿爭議。2023年,因涉貪瀆遭檢方傳喚後,他不惜絕食抗議尹錫悅治下的「檢察獨裁」及允許日本排放核廢水等施政。2024年1月,他在釜山視察嘉德島新機場用地時遇刺,遭歹徒持刀刺頸。犯嫌稱,是為了阻止他選上總統。
尹錫悅就任總統至今兩年半,在野已針對尹政府高官提出22項彈劾案,這尚不包括近日對尹錫悅戒嚴事件的兩次彈劾。彈劾主角包括了曾起訴李在明(涉暗中透過一家內衣製造商向北韓轉移資金)的檢察官,以及決定「不起訴」第一夫人金建希(涉收賄及操縱股價)的檢察官。
相較之下,前總統文在寅任內,也不過遭遇了6項彈劾案,不過,李陣營稱,DPK之所以提出眾多彈劾動議,全是因尹政府不斷阻撓爭議事件的調查工作,如2022年的首爾梨泰院萬聖節踩踏悲劇。
手握彈劾大刀的李在明,現表示「暫且」不會試圖彈劾代理總統韓悳洙,只要他能以「中立」態度執政,並要求在此過渡期間朝野共治。憲法法庭須於6個月內決定,是否通過尹錫悅彈劾案,若通過,60天內即補選總統。
Shin Yul表示,李在明涉向北韓轉移資金案,將於明年開庭,他必須趕在那之前,透過總統補選上位,否則一旦罪刑確立,將不得參選。依目前李之聲勢,若他能掃除司法障礙,當上總統,南韓的政治復仇大戲,恐還要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