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恐龍一同漫步大地,被認為是活化石的智利特有種蟾蜍,現在遭氣候變遷與人為環境破壞雙重夾殺。
據路透社報導,Calyptocephallela gayi 又稱戴冠水蟾蜍(Helmeted Water Toad),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大的蛙類,成年蟾蜍體長可達30公分,體重將近1公斤。科學家指出,這一個兩棲類數百萬年以來,基因鮮少有變異,不過現今生存面臨危機。智利兩棲類研究與教育組織 Proyecto Anfibia 創辦人兼獸醫卡奇諾(Melissa Cancino)稱:「看到曾經與恐龍一同生活,撐過大滅絕事件的物種,現在卻因人類活動受威脅,令人悲傷。」

戴冠水蟾蜍的棲地,北起智利中北部科津波(Coquimbo)南至奇洛埃島(Chiloe Island),不過根據預估,1990年代以來物種數量已下降30%,也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卡奇諾指出,氣候變遷、棲地受侵佔、環境品質劣化和污染等因素,都使得戴冠水蟾蜍的數量不斷下跌。
不當的水資源與廢棄物管理,也威脅了戴冠水蟾蜍的棲地。Proyecto Anfibia 成員佛德茲(Matias Faundez),一手目睹了棲地的劣化。佛德茲穿過瓦巴萊索市(Valparaiso)外一條溪時指出:「這一條溪在抵達河口前穿越了整座城市,也有很多未經處理的汙水被偷偷排放至溪中,即使如此,蟾蜍們仍持續在其中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