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共衛生署長莫西(Vivek Murthy)週五(1/3)指出,酒精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原因,呼籲酒精飲品包裝上應明確標註罹癌風險的警語,但該提案需要經美國國會批准。
美聯社、CBS新聞報導,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酒精對人類健康有不良影響,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報告,飲酒過量會增加7種不同類型癌症的風險,包括: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胃癌、特定頭頸癌和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等。
莫西在聲明中提到,飲酒是美國第3大可預防的致癌因素,僅次於抽菸和肥胖,且無論哪一種酒精飲料,危害健康的風險都是相同的。
他說,過去十年,美國近100萬例可預防的癌症病例歸因於飲酒,每年約造成10萬例新增個案、約有2萬人死於與酒精相關的癌症病例,這一數字甚至超過每年因酒精相關交通事故而喪生人數(13,500人);罹癌風險也隨著飲酒量而增加。然而,大多數美國人卻並未意識到這一風險。
依現有規定,酒精飲品上警告標籤應註明孕婦不應飲酒,因為這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此外,標籤還需提醒:「飲用含酒精飲料會影響駕駛或操作機械的能力,並可能引發健康問題。」但這警告標籤自1988年以來就沒有更新過。
莫西呼籲在警告標籤上增加有關癌症風險的提醒,使標籤「更加醒目且有效」,以提升大眾對飲酒與癌症風險之間關聯的認識。
此外,莫西還呼籲應重新評估建議的每日飲酒酒精標準量,並加強有關酒精和癌症的教育工作等其他相關措施。
根據美國國立酒精濫用和酒癮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一份標準的酒精飲品含有14克(約0.6盎司)的純酒精,相當於12盎司的啤酒、5盎司的葡萄酒,或1.5盎司(即一杯Shot)的80度蒸餾酒、烈酒。以成年男性每天飲酒量以不超過兩份酒品,成年女性不超過一份酒品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