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五年內倍增,推估超過 5.4 萬名青少年違法使用,國健署強調,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及許多化學添加物,不僅會影響青少年大腦發育,提醒家長留意 4 個跡象,包含孩子是否有異常裝置、氣味、不明的花費或行為改變等,以幫助孩子趁早遠離菸(煙)害。
國民健康署 112 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國中學生電子煙使用率由 107 年 1.9%(男生 2.8%,女生 1.0%)上升至112年 3.2%(男生 3.7%,女生 2.5%);高中職學生由107年3.4%(男生 4.7%,女生 1.8%)竄升至 112 年 6.3%(男生7.2%,女生 4.9%),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形在 5 年間快速倍增,推估超過 5.4 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
根據《菸害防制法》修法將電子菸列為類菸品全面禁止攜帶、使用、販售,然而電子煙業者為了躲避查緝,常以糖果、甜點、擴香精油或電子煙主機皮套等取代電子煙產品照,或用「電子果汁」、「維他命棒」、「提神紓壓電子香氛」等代號或功效進行網路販售,導致青少年網購時誤觸電子煙的風險。
面對各類地下行銷手法層出不窮,提醒家長應替孩子們多加留意平時網購消費習慣,避免染上菸癮又傷身。要如何知道家中孩子們是否有使用電子煙?若孩子出現以下情形,就有可能正在使用電子煙。
- 不明的裝置-孩子書包、床鋪、衣櫃、身上藏有不明用途的電子產品或充電器(電子煙)、金屬線圈(電子煙組件)、裝不明液體瓶罐(煙油瓶)或液體匣(煙彈)。
- 不明的氣味-孩子房內、衣物及身上有他們難以解釋的甜味及水果味。
- 不明的花費-孩子零用錢或打工收入消耗快速,或有不明用途的網購。
- 驟變的行為-孩子情緒及行為發生變化、或頻感頭痛噁心(電子煙油的尼古丁會影響大腦系統導致行為衝動、學習困難、暴躁易怒、焦慮不安、情緒起伏等)。
身為許多年輕人的偶像的「台灣蝶王」王冠閎這次受邀擔任宣導大使,他說,吸食電子煙違法又傷身,絕不是什麼酷帥的行為,認清電子煙行銷包裝、避免網路騙術引誘,建立更聰明的「新拒菸態度」,才是酷帥的選擇。談起青少年時期為了兼顧課業、游泳,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他呼籲青少年朋友用健康的方式釋放壓力,遠離菸害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