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遍地開花的公民團體罷免藍委之一階連署,達標似乎都不成問題。真正的考驗,是需要大量連署站及志工的二階段連署。
對於民進黨 2 日釋出官腔官調的「尊重公民團體的自主性,並謙卑地傾聽全體民眾的心聲,勿讓公民運動被貼上政黨對抗的標籤。」吾人認為有必要敬告民進黨高層幾件事。
第一,政黨資源用於罷免連署天經地義:選舉與罷免乃一體之兩面,政黨的資源既用於選舉活動,自無不用於罷免連署的道理。民進黨擁有的資源、人脈、動員能力,如果不敢或不屑作為公民團體主導的罷免連署的支援之用,這麼綁手綁腳的民進黨,不客氣講,在國會被藍白聯手「圍毆」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就會是活該、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第二,此次罷免是在向賣台立委說不:這次的罷免,已由傳統的藍綠對決,拉高為「保台」對決「賣台」的層次;民進黨高層沒有「淡定」的本錢,更不容二階段罷免連署胎死腹中!許多政治觀察敏銳的有識之士,更睜大着眼睛在看:在藍白政客背後明顯有中國黑手在下指導棋的今天,號稱本土台派的民進黨,是以怎樣的行動,帶領國人向中國說「不」?
第三,要參與補選的政黨,罷免活動不可缺席:當家不鬧事,不是叫你為了怕得罪藍白(卻似乎不怕得罪深綠)。所以,碰到身分敏感,就置身事外「不表態」,就穿西裝、打領帶袖手旁觀,就只剩說「尊重公民團體的自主性」的風涼話!
最不可原諒的是,讓無怨無悔付出的志工們孤軍奮戰,既要為人力、物力操心,又要飽受藍營執政縣市派人跟監、查水錶等技術干擾的騷擾(如果有民進黨的正面力挺,這些折磨自然都可以避免);尤其是,在公民團體成功闖過二階連署的關卡後,八九不離十,又是民進黨戰將當仁不讓、披掛上陣,如此不想含淚播種、只想含笑收割,吃相實在難看!
第四,補選要避開吃裡扒外的候選人:一個老是讓支持者含淚投票而非含笑投票、老是在挑戰支持者「彈性疲乏」底線的政黨,其實是很可悲的。職是,如果罷免成功,接下來的補選,上次因支持者看不慣候選人長期吃裡扒外行徑而放棄投票,或票投友黨候選人以示不滿的選區,民進黨如果執意讓該等候選人捲土重來、讓支持者投不下去的歷史重演、讓藍營候選人坐收漁翁之利、讓罷免出現換湯不換藥的結局、讓公民團體白忙一場,則民進黨罪過大矣!
*作者為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