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每年製造大量的碳排放,因此國際民用航空器組織(ICAO)下的航空環境保護委員會(CAEP)也有設定二氧化碳減碳目標。然而,CAEP 的透明度屢屢受到質疑,加上內部委員的組成大部分由高碳排產業代表擔任,還接受這類產業的贊助,讓外界不得不質疑其中立性以及目標設定的有效性。
CAEP 會議每 3 年舉辦一次,2022 年有 439 名代表參加。不過據《衛報》報導,439 人中有約 125 人(29%)為航空產業代表、62 人為飛行器製造業的航空航天工業協會國際協調理事會(ICCAIA)代表,一些石油產業、航空業的企業代表則以國家代表身分參與。最後扣除完畢後,僅有 11 人來自環保團體,數量差達到令人咋舌的 10 比 1。
除此之外,不像其他聯合國的氣候高峰會主要由國家贊助,ICAO 近期的活動幾乎都來自應該被規範的企業,包括 2023 年 11 月的航空替代能源會議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營的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及其國家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波音公司等公司贊助;2024 年 10 月的「航空業碳排盤點」會議,也由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殼牌國際飛機公司(Shell Aviation)、空中巴士(Airbus)等提供資金,與聯合國氣候會議的傳統完全相悖。
不只如此,CAEP如何運作、政策由誰主導,對外界來說都是完全的謎團,其轄下 11 個工作小組的會員資格並未揭露。分析這些資料的智庫〈影響地圖〉(InfluenceMap)透過個人的LinkedIn檔案,發現大量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甚至是相關產業貿易組織的成員列席。
更令人起疑的是,CAEP 的所有會議完全不開放外界參與,不只媒體被拒於門外,就連受到邀請參加的觀察員,都需要簽署嚴格的保密協定,一旦違反還會被要求承擔「無上限的財務責任」(unlimited financial liability),任何紀錄也不會定期向外界揭露,甚至必須要支付上百美元才能取得授密碼保護的文件;不知情的人光看這些條件,可能根本就不會把 ICAO 跟聯合國聯想在一起。
負責人 Lucca Ewbank 表示,缺乏透明度讓這些應受規範的企業可以私下影響氣候協商,同時在不受外界干涉的情況下強推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ICAO 受到企業團體和石化產業影響的程度令人極為擔憂,並直接導致相關規範的嚴重不足。
根據 ICAO 預測,2042 年前航空業的乘客數量可能會翻倍。儘管如此,ICAO 對油氣產業、航空業設下的目標仍舊保守,同時持續辯稱,只要使用能源效率更好的飛行器、換用永續燃油,甚至是透過 ICAO 的碳抵換機制,即可達成碳中和。
獨立專家解釋,考量到航空業的成長驚人,這些措施根本完全不夠。這個號稱雄心勃勃的碳抵換計畫,完全沒有要求航空公司使用碳信用額度。且航空公司大肆宣揚的燃油效率改善計畫,也大多停滯沒有進展。除非壓制航空需求的增長,不然任何目標都無法達成。
而儘管包含內部成員在內的各界呼籲 CAEP 強化其透明度早已不是新聞,自 2022 年開始呼聲漸高的情況下,CAEP 仍未有任何改善。下一次的定期會議理論上將在 17 日舉行,離會議舉行雖然只剩幾天,外界仍完全無從得知其議程,甚至就連誰會參與都不知道,組織改革似乎仍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