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社群媒體普及與社會極化,駐星大使童振源近日在臉書發文分享,新加坡在人工智慧(AI)的浪潮下,如何從教育紮根資訊辨識與批判思維。
童振源表示,新加坡政府一向高度重視教育,認為教育能培養價值觀、提升技能、建立國家認同,並促進社會凝聚力,面對人工智慧(AI)科技浪潮與國際局勢變革,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於今年 2 月 11 日發表演說時,除了回顧新加坡教育發展歷程外,他還提出 9 大教育方針,以應對未來挑戰。
童振源指出,在 AI 浪潮下,學生需適應並善用新科技、數據科學與 AI 工具,並終身持續學習新技能。此外,全球保護主義抬頭,學生需強化國際合作能力,以應對未來挑戰。
面對國際新格局與新科技浪潮,新加坡政府認為學生未來需要擁有 3 類能力:創造解決未來問題的新價值能力,建立國際連結與促進多元合作的能力,培養、欣賞並運用多元優勢的能力。為此,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提出以下 9 大教育方針,分別是「推動多元學習的個人化教育」、「擴展學習場域與時程」、「提升和支持教師」、「深化雙語教育」、「堅持用人唯才」、「審慎推動變革」、「強化教育合作」、「尊重教育工作者」、「確保每位學生獲得公平教育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動多元學習的個人化教育部分,新加坡將利用 AI 科技和數據科學,兼顧品質、規模與成本的學習需求,為學生量身定制課程,實現「一個學生、一個學堂」的學習體驗,以滿足學生多元的能力、需求、興趣和志向。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新技能的能力,星國教育部將「擴展學習場域與時程,讓學習不應侷限於學校和書本,而應延伸至世界。」
除了提升和支持教師與深化雙語教育,該國教育部堅持用人唯才,即確保開放與包容性的用人唯才菁英制度,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並透過審慎推動變革,維持政策的一致性與執行的決心,以確保教育改革順利進行,同時強化教育合作以促進教育部、專業機構及各級學校之間的緊密合作與創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