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問題讓護理人力不足的弊病再度浮上檯面,本於社會責任,國立中山大學設立護理學系,今(12)日揭牌,將結合國際趨勢及科技應用,培養新世代護理人才。
中山大學指出,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護理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因應此趨勢,成立護理學系,8 月起招收第一屆共 45 名新生。該系將發展「智慧健康管理」特色學程,促進護理專業的精進及創新的目標。
中山大學護理學系系主任郭素娥指出,新成立的護理學系有以下幾大教學特色:
- 結合跨領域實作課程打造新世代護理大學教育。
- 藉多元模式及國際交換課程,使課程與國際護理教育與發展趨勢接軌。
- 結合 AR & VR 模擬臨床照護,打造創新科技應用並設計跨領域實作課程。
- 媒合社會科學院與管理學院及在地企業,推動社區關懷活動,提供護理學系學生學習地方創生、健康促進,及關懷鄉土的人文素養養成。
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強調,身為高屏澎東唯一具醫學院的國立綜合型大學,中山大學本於社會責任,設立護理學系,教育理念以人文關懷與全人照護為核心,結合創新科技與國際視野,培養具備高度專業素養、實證能力與全球競爭力的護理人才。
中山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陳彥旭表示,中山大學醫學院與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台南奇美醫院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802 國軍總醫院等一起建構南部地區最完整的醫療教學體系,同時推動「產學合創」計畫,為栽培護理學系學生臨床實務經驗提供重要後盾。
根據中央社,針對急診壅塞問題,中央健康保險署 7 日召開會議。署長石崇良說明,在急診支付標準、留觀床支付及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給付三項目取得共識,將調整相關費用,預計共需 40 多億元,擬從健保其它部門支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