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使用感染禽流感的乳牛所生產牛奶製成的起士,可能會攜帶傳染性病毒達數月之久,顯示出可能對大眾健康構成威脅。該研究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資助並於週五(3/14)公布。
CNN報導,生乳起士是指使用未經加熱處理或巴氏殺菌的生牛奶所製成,這類生牛奶未經殺菌處理,可能含有病原體。
儘管聯邦法律禁止跨州銷售生牛奶,但生乳起士只要在上架前至少熟成 60 天,便可合法於全國銷售。這項規定自 1949 年起實施,原本認為透過熟成過程產生的天然酸與酵素可消滅細菌。
然而,最新研究卻顯示,長達 60 天的熟成過程可能無法使H5N1 禽流感病毒失去活性,這也凸顯了在禽流感疫情期間食用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的風險。
而該研究團隊先前也曾發現,H5N1 禽流感病毒在冷藏生牛奶中可保持傳染性長達 8 週。
領導這項研究的康乃爾大學病毒學副教授Diego Diel解釋,於低溫冷藏的溫度,以及在起司的蛋白質與脂肪保護下,提供了H5N1 病毒良好的生存環境,使其仍具有傳染力。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日前接受福斯新聞的訪問時表示,禽流感不會藉由食物傳播,例如被感染動物的肉或所產的雞蛋、牛奶。
但這言論可能並非完全正確,因為目前已有寵物貓和其他動物因食用生牛奶和生鮮寵物食品而遭到感染。此外,至少有三例人類確診禽流感的病例,但調查人員仍無法確定感染源從何而來。
雖然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能證實有人因食用或飲用受禽流感污染的食品(包括生乳乳酪)而生病,但的確有乳牛場工人因臉部或眼睛被生牛奶濺到而感染。
Diego Diel博士認為,人類經由食用受污染食品而感染的可能性雖然存在,但主要還是取決於病毒攝入量。他還說,這也可能取決於牛奶或起士中的病毒菌株。
與此同時,FDA持續與聯邦和州政府合作進行市售產品監測,據 464 款使用巴氏殺菌法的乳製檢測結果,包含牛奶、起司與冰淇淋等製品中,目前皆未發現活病毒,證實巴氏殺菌能有效使H5N1 病毒失去活性。
未參與該研究的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副教授Seema Lakdawala說,這項研究正好提醒我們監控的重要性,以及不要食用生乳製品,確保食用以巴氏殺菌後的產品,以降低潛在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