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戰力,海軍陸戰隊成立防空戒護營、海上戒護兵力,一改過去以攻擊為主的戰略,更側重防衛能力。
中央社報導,海軍陸戰隊於 2024 年 11 月成軍「防空警衛群戒護一營」,任務是戒護陸上機動飛彈車組、機動雷達車組,保障陣地安全。隊徽以「犰狳」環抱飛彈為設計靈感,象徵防禦保護重要裝備。
根據軍聞社,防空警衛群戒護一營營長郭詩玉中校說明,戒護營主要任務是於機動飛彈、雷達車組執行任務時的隨伴掩護、路線偵查及確保陣地安全等。與傳統步兵相比,更需要熟悉車輛的操駕及基礎故障排除能力。在機動飛彈車組、雷達車組抵達戰術區域前,戒護兵力須先至區域執行戰場掃蕩偵查,清除威脅。
軍方指出,海上戒護兵力由兩棲偵搜大隊組成,可執行兩棲登陸先遣作戰、戒護海軍布雷艇投放水雷、擔任陸戰戰場偵蒐或側翼警戒、平時反恐及防災任務等。
中央社實地至高雄左營訪查,隊員從接獲命令、著裝、領武器至登 M109 特戰突擊艇,須於 10 分鐘內完成。M109 特戰突擊艇可搭乘 10 名官兵,配載機槍、榴彈機槍、熱顯像儀,對於即將成立的海軍濱海作戰指揮部,海上戒護兵力也將扮演一定角色。
據自由時報,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建議,戒護營可考慮納編無人機與反無人機部隊,降低機動飛彈車遭敵襲機率。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則建議,可思考加入刺針飛彈,提升防空能力。
中央社引述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說法,可參考美軍陸戰隊的海上防衛,要點之一,是藉突擊舟搭配標槍、刺針飛彈,藉此攻擊水面艦艇或直升機,達到破壞部分戰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