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美國商務部於 4 月 23 日宣布將依據《1962 年貿易擴展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第 232 條款,對進口至美國的中型、重型卡車及相關零件啟動「國家安全影響調查」,此舉恐導致對工作用卡車、公車、貨車等大型車輛課徵新關稅,再度點燃貿易戰火。
墨西哥作為美國中型與重型卡車最大供應國,首當其衝。據今年 1 月研究顯示,自 2019 年以來,美國自墨西哥進口的此類大型車輛數量已激增三倍,加拿大與日本則分居第二、第三大來源國。
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即日起公開徵求意見(截止 5 月中旬),聚焦三大議題:
1. 美國國內卡車與零件產能能否滿足需求
2. 進口來源是否過度集中於特定國家
3. 外國政府補貼與不公平貿易行為是否導致市場扭曲
美國總統川普本月初已對進口輕型車輛課徵 25% 關稅,並預告 5 月 3 日前將對汽車零件實施同等稅率。4 月 22 日多家汽車製造商聯合聲明,警告此舉將推升成本,要求政府撤回計畫。
分析師指出,商用車關稅若調升,將直接衝擊物流運輸業,導致民生用品價格上漲,與白宮抑制通膨的目標背道而馳。
● Stellantis:克萊斯勒母公司位於墨西哥的重型 Ram 卡車與商用貨車產線,面臨關稅削弱競爭力危機。
● 富豪集團(VOLVO):正於墨西哥蒙特雷(Monterrey)興建 7 億美元重型卡車廠(預計 2026 年投產),投資效益恐受美方政策不確定性影響。
兩大車企加碼墨西哥設廠,原欲搶攻北美商用車市場,如今卻凸顯墨國作為「北美卡車製造樞紐」的戰略地位與關稅風險並存的矛盾現狀。
美國國際貿易署數據顯示,墨西哥現有 14 家巴士、卡車與拖車頭製造組裝廠,以及 2 家引擎製造商。該國更主宰全球拖車頭貿易,95% 產量專供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