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日為總統賴清德就任滿一周年,賴總統發表周年談話,全面說明過去一年施政成果與未來國政方向。他強調,政府將持續強化國家韌性、推動淨零轉型與經濟改革,並以民主價值作為台灣發展的核心基石。
談話開場,賴總統針對昨日(5/19)新北三峽發生的重大車禍表達哀悼之意。他指出,行政院已於第一時間成立專案小組,並將與地方政府密切協作,全力協助家屬、釐清事故原因,確保類似憾事不再發生。回顧一年來施政歷程,他提到政府已因應氣候變遷、健康促進及社會韌性等三大挑戰,分別成立專責委員會,並逐步推動政策、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經濟與能源政策方面,賴總統表示,面對全球政經情勢劇變,政府將致力於穩定供電、控管電價,同時深化與民主國家的經貿連結。他指出,淨零轉型預算總投入逾新台幣 1 兆元,並成功帶動 5 兆元以上的民間綠色投資。針對產業升級,政府也將成立主權基金、強化國發基金功能,協助產業加速轉型與全球布局。此外,他也關注台美關稅談判進展,強調所有談判均將以國家利益與產業永續為最優先考量。
賴總統指出,民主是台灣的立國基石,面對內外挑戰,政府將持續凝聚朝野共識,守護國家安全與自由制度。他表示,分歧應以民主方式化解,並預告將推動國安簡報機制,與在野黨建立實質對話平台,強化民主治理。他呼籲全民團結一致,以台灣的韌性與實力迎接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
此次周年談話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為題,賴總統特別提及即將登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從松山機場旁的小型展場出發,如今已成為全球科技產業重要指標,象徵台灣在轉型路上的堅韌與成長。他強調,台灣曾歷經戒嚴,如今已成亞洲民主燈塔,未來將以民主信念為舵、改革為帆,團結人民,在風起雲湧中穩健前行,成為世界的光、和平的舵手與繁榮的推手。
最後,賴總統以俗語「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作結,呼籲國人在變局中不退縮、勇於突破,讓台灣持續在全球舞台上發光發熱,成為和平與繁榮的重要力量。
七大施政主軸重點
一、強化社會韌性與公共安全治理
針對新北三峽重大車禍,政府已成立專案小組與地方協作,協助家屬並釐清事故原因,強化交通、工安與食品等領域的監管與預防機制,完善災害應變能力,建立跨部會聯防體系,提升基層防護網,保障民眾安全。
二、健康促進與醫療資源強化
面對高齡化與後疫情挑戰,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擴大癌症普篩與早期治療,成立癌症新藥基金,增加 712 億元健保預算,提升醫療品質與公平性。建設國家級防疫中心,強化疾病監測與防疫物資儲備,確保防疫能力。
三、淨零轉型與能源安全
2030 年前投入超過 1 兆元推動六大部門、20 項減碳旗艦計畫,帶動超過 5 兆元民間綠色投資,力拚 2035 年減碳 38%。實施碳費制度並挹注台電資金穩定電價,持續發展多元綠能、儲能及智慧電網,確保能源永續穩定。
四、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
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編列 4100 億元特別預算,1500 億元用於國家安全及基建,推動經濟動能基金與國發基金功能強化,協助中小企業數位化與綠色轉型,推動智慧製造與永續產業升級,打造競爭力產業體系。
五、對外經貿與多邊合作
面對美中貿易變局,啟動「產業傾聽之旅」,擬定五大策略協助企業穩定供應鏈與加速轉型。已完成與美國「21 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積極洽簽英國、加拿大、菲律賓等國投資保障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推動加入 CPTPP,深化國際經貿佈局。
六、民主深化與朝野合作
強調民主是台灣最堅實根基,邀集朝野共組國政祝賀團,召開五院會商,推動國安簡報機制,與在野黨建立制度化對話,促進合作共治,化解對立,共同應對國際挑戰。
七、科技發展與國際戰略定位
台灣成為全球科技鏈重要支點,Google、美光、輝達等企業持續加碼投資。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與國家級投資平台,聚焦 AI、半導體與先進製造,強化在地供應鏈與產業自主化,深化國際技術合作,打造具韌性的創新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