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曲歌王陳奕迅因染新冠肺炎宣布演唱會延期,國內新冠疫情也持續升溫,緊接著又是端午連假不少民眾安排國內外旅遊,又可能會加速病毒傳播,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喉嚨如火燒、發燒、全身痠軟是近來新冠患者的常見症狀,最有效預防中重症的方法仍是接種新冠JN.1疫苗,尤其是至今連一劑疫苗都還尚未接種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應盡速接種。
新冠疫情快速上升、變異株轉換 羅一鈞:「NB.1.8.1」傳播力更強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說,「喉嚨痛到不敢吞口水」、「發燒」、「全身痠痛無力」是許多近期新冠確診者的共同症狀,但也有不少確診者有出現腸胃道的症狀,且確診者普遍反映「症狀嚴重很不舒服」。」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委員會吳至行教授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天氣熱,呼吸道疾病病毒比較不活躍就不會有感染的風險。事實上新冠病毒持續變異,每年秋冬與夏季都曾有流行高峰,且夏季天氣好民眾戶外活動與群聚多更增加感染風險,千萬不可以輕忽。
黃振國分析,目前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偏低也是造成此波新冠疫情流行起來的原因之一。許多年長與慢性疾病患者若還以為之前確診過就不會再得,或幾年前打過新冠疫苗就不用再打,是拿自己的健康當賭注。
他提醒,台灣慢性疾病有年輕化的現象,像是 50 至 64 歲的壯世代 7 成有慢性疾病,但這群民眾不屬於新冠抗病毒藥物的公費使用對象,無法在第一時間抑制病毒複製恐增加重症的風險,更應該要及早透過疫苗保護自己。
提起新冠疫苗,許多民眾仍停留在最早期的印象,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沒有按時更新疫苗。吳至行教授強調,這幾年來疫苗持續進步,在安全性方面,明顯觀察到在台灣與韓國近來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皆大幅下降。且JN.1新冠疫苗製成不僅降低了劑量,還更新了注射劑型,大幅降低接種後的不適反應。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說,疾管署預測疫情高峰將落在 6 月,由於疫苗接種後須 2 週左右才開始產生保護力,建議本身患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若至今連一劑都還尚未接種,請務必儘快補上,而 65 歲以上長者、55 至 64 歲原住民以及出生滿 6 個月以上且有免疫不全及低下者,只要距離第一劑JN.1疫苗接種時間滿 6 個月,應儘速接種第二劑,避免置身新冠重症與死亡風險中。